为了心中的田园梦,刘六一放弃厦门的白领生活,回乡开创3000亩纯生态养鸡场,每年饲养4万只土鸡的规模。他还利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技能,与家乡的村民一起踏上致富路——
小鸡听起流行音乐
一场大雨的冲刷,上山的道路显得格外的崎岖不平,沿着这条上山路,不久就到了怀宁县洪铺镇冶岭生态园。
养鸡场被群山环抱着。刘六一提着满满一桶玉米粒走了出来,扬着一大捧玉米粒朝鸡群撒去,鸡群欢叫了,围着他转来转去。刘六一个头不高,带着一顶军帽,由于常年的风吹雨晒,脸上是一种健康古铜色肤色。
“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怎么爱你都不嫌多……”这深山的养鸡棚里怎么在播放这首流行的《小苹果》歌曲?刘六一说,“主要是为了让小鸡们练胆,如果小鸡受到惊吓的情况下,会影响产蛋率的,一般在小鸡快出蛋壳的时候,就开始播放歌曲了,歌曲没有什么类型的限制,什么歌曲类型都会播放。”
小鸡们伴随着音乐声有的在吃食,有的在喝水,有的在四处张望着,看起来似乎十分享受着这伴随着音乐的生活。“一般刚出生的小鸡会放在这边的棚子里,为了保证它们健康成长,会采取保温措施,再大一些的鸡会在山上放养。不管在哪里生长,都会放着音乐。”刘六一介绍说。
不恋城市恋田园
今年45岁的刘六一,20刚出头就到厦门打工,从普通的打工者做到了公司管理者,成为一名城市“白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他认识到花卉苗木有巨大的商机,加上他怀揣着对家乡的一份思念,果断和他的一位好友一起回乡创业。2009年,刘六一和合伙人一起承包下怀宁县洪铺镇三岭村的3000多亩荒山。整个承包山场以种植盆景、经济林和养鸡为主。
“这小子,放着城里的好日子不过,竟然回来当农民。”身边的人,无不诧异于刘六一的决定。回乡后,刘六一开始筹划心中的田园梦。通过一系列的市场调研,刘六一最终锁定了养鸡行业。
磨砺中不断成长
刚创业时,道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刘六一和合伙人创业第一年选择在山上种植泡桐。“然而由于气候、土质等各种因素,以失败而告终,投资在种植树木上的钱全部打了水漂。”刘六一说。从那次的教训中,刘六一逐渐摸索着经验,改种植盆景、经济林等,并将养殖土鸡作为主业。
“我们在养殖上有独特的优势,就是可以将鸡在山上放养。在山上放养主要有两个好处,一是鸡是自由长大的,比在养鸡场中饲养的鸡,肉质会更加鲜美;二是鸡在山上放养时可以将山上树木边的杂草除去。养鸡和种植经济林之间又会形成一个小的生态循环系统。”刘六一介绍说。
如今承包的3000多亩荒山早已一片郁郁葱葱,养殖的鸡数量也逐年增加。“每年饲养4万多只土鸡。林场为鸡提供昆虫和饲料,鸡又为树木提供鸡粪,相得益彰。我们土鸡在市场上很畅销,鸡还没有出栏,不少人就来订购,基本都是销往上海、合肥等大城市。我还注册了‘冶岭土鸡蛋’商标,准备和一些大型超市进行对接,将产出的土鸡蛋全部进超市销售。”刘六一说,“今年我还打算将养鸡场规模再扩大,走公司加农户模式,带领更多的乡亲和我们一起致富。”
对未来,刘六一沉浸在无限的憧憬之中…… 本网记者 檀志扬 通讯员 江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