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部门动态 > 正文

怀宁:从“小浆果”到“大产业” 劳务品牌赋能就业增收

时间:2025-04-27 09:57:44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余红铃  

  本网讯 从荒山荒坡到“蓝莓之乡”,怀宁用一颗颗“紫色珍珠”串起就业链、致富链,生动诠释了“小产业”蕴含的“大民生”。近年来,我县依托蓝莓特色产业优势,打造“怀宁蓝莓”劳务特色品牌,通过产业链延伸、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将小浆果做成强县富民的大产业,带动超万人就近就业,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产业链延伸开辟就业“新机遇”

  正值谷雨时节,走进县蓝莓种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蓝莓树郁郁葱葱,一颗颗饱满的蓝莓缀满枝头,成为当地乡村振兴的“致富果”。2025年,全县蓝莓种植面积将达10万亩,挂果面积达到6万亩,形成集种植、加工、冷链物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全产业链。今年以来,我县创新打造“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合作发展、务工就业、生产托管、开办农家乐等有效举措,实现了土地流转“获租金”、资金入股“变股金”、基地务工“挣薪金”、订单种植“得售金”、生态旅游“赢现金”。截至目前,这一模式有效带动脱贫群众3000余户次,户均增收5000—8000元不等。

  技能培训激活就业能力“新生态”

  为提升劳务品牌知名度,近年来,我县积极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与安徽农业大学等教学机构携手,邀请技术专家开设系列专题培训课程,围绕蓝莓灰霉病、根腐病、土壤改良、修剪、农药安全使用等生产技术难题系统讲解,累计培训学员1000余人次。此外,我县还大力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班,通过专业化、系统化培训,着力打造蓝莓产业人才队伍,计划培育不少于50名蓝莓管理能手和50名蓝莓技术能手,为劳务品牌建设注入强劲人才动能。

  就业帮扶激发就业增收“新引擎”

  2024年我县“怀宁蓝莓”获批安庆市级劳务品牌,蓝莓种植直接关联产业产值已达75亿元 ,从业人数已达2.8万人。这一成果充分展现了“怀宁蓝莓”在提升劳动力就业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的积极作用,为我县劳务品牌建设和发展树立了新的标杆。今年以来,我县持续发挥蓝莓产业的带动效应,通过规模化蓝莓基地建设,为周边群众创造大量就近就业岗位。从种苗培育、田间管护到采摘分拣,从鲜果加工到包装运输,全产业链各环节吸纳了众多农村富余劳动力,特别是60至70岁弱劳动能力老年人在家门口实现了“再就业”,每日收入60至100元不等,全年累计带动3万余人次就业,人均增收超8000元。

  “下一步,我县将在持续深化蓝莓产业发展的同时,不断壮大品牌建设和宣传,积极探索更多‘品牌+劳务’的新模式,让本地劳动力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为乡村振兴和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更强动力。”县人社局主要负责人表示。(通讯员 刘志峰 马骏)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