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看正能量】王西照:6元理发不涨价 守望相助暖邻里
本网讯 在金拱镇人形河社区,有一位年过六旬的剃头匠,他就是 “怀宁好人” 王西照。十四岁那年,他拿起梳子和剪刀,从此与理发这门手艺结下不解之缘。五十年来,他的代步工具从双脚、自行车换成了电瓶车,却始终穿梭在乡间,坚持上门为乡亲们理发。他手中的工具,剪去的是时光在人们发间留下的痕迹,而留下的,是比金子还要珍贵的承诺。
清晨八点,王西照整理好工具箱,骑上电动车,准时踏上为乡亲们上门理发的路。这样的登门服务,五十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从未有过间断。来到 “老客户” 张老家中,王西照熟练地铺开围布,拿起梳子和推子,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工作中。伴随着推剪发出的嗡嗡声,片刻之间,一个清爽利落的发型便修剪完成。
金拱镇人形河社区居民张新明向记者表示,王师傅的理发手艺十分精湛,他的父亲找王师傅理发已经有三十年了。
自1975年成为剃头匠以来,王西照的理发价格从最初的几毛钱,到后来的1元、2元,逐步调整到2015年的6元。近年来,当城里的理发价格普遍上涨时,王西照却将价格默默定格在每人6元,这一定格便是十年。这一价格,是他与乡亲们之间一份无言却厚重的约定。
王西照坦言,他服务的对象大多是农村的老人,这些老人平日里省吃俭用,若是理发价格过高,他们难免会心疼。因此,他一直将价格保持在6元。
不仅如此,对于经济困难的老人和留守儿童,他只收取“半价”3元;而对于低保户、五保户和残疾人,他则常常分文不取。
王西照表示,遇到那些家庭条件不好、处境可怜的人,他为他们剪头发时,对方愿意给多少就给多少,无论多少,他都满心欢喜。
这些质朴话语的背后,是他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体谅。作为一名乡村剃头匠,他的足迹遍布当地4个村、15个村民组,服务过的乡邻多达上千人。除了剃头匠这一身份,王西照还是人形河社区东升村民组的组长。他能够连任11年,离不开村民们的信任。他为人公道正派,敢于担当,是乡村治理中的 “领头雁”,也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 “践行者”。每当汛期来临,河堤便成了他的战场,他会义务值守排涝站,巡查堤坝、排查险情,甘愿做群众的 “守夜人”,将群众的安危时刻放在心上。
人形河社区党总支书记汪伟评价道,王西照为人正直,待人诚信友善,做事认真负责,有原则、有担当,在村民小组中威望很高,大家都十分佩服他,他是大家学习的榜样。
岁月虽然染白了王西照的鬓发,却从未消磨他心中的热忱。他用五十年的执着坚守、“定格” 在6元的诚信温情以及扎根泥土的无私奉献,生动地诠释了“好人 的深刻内涵。他也曾想过歇一歇,但一想到那些需要奔波十几里路才能理上发的老人们,再看看陪伴了自己半生的理发工具,心中的牵挂与责任便让他选择了继续前行。
王西照坚定地说,他会一直坚持干下去,直到自己老得动不了为止。(全媒体记者 冯升 聂韦霖 通讯员 丁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