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烽火岁月铸忠魂 铁铺岭上颂英烈

时间:2025-07-22 16:57:15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首君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安庆这片热土上,新四军铁铺岭伏击战打响了敌后抗战的"安庆第一枪",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气壮山河的不屈战歌。

  站在206国道月山镇学田村段,车流不息的现代化公路两侧,群山依旧巍峨。"当年这里叫安合公路,是日军的战略生命线。"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詹善宁指着路西的石碑介绍。1938年6月12日日军占领安庆后,月山、高河等地相继沦陷,公路沿线碉堡林立,蟹子岗、饭甑山等制高点均被日军控制。

  曹义文老人儿子曹传启说:"那时我父亲才5岁,他经常告诉我,当时每天看着'鬼子'的车队呼啸而过,被抓去做苦力的大人遍体鳞伤。"同村89岁的刘同本补充道,村民被迫躲进教堂避难,"我弟弟就是在'跑反'途中出生的"。两位老人斑驳的记忆里,仍清晰烙印着民族苦难的伤痕。

  "这里两山夹一谷,是天然的伏击场。"在铁铺岭战斗遗址前,月山镇干部展开当年的作战地图。1938年10月17日凌晨,新四军四支队七团三营的战士们悄然进入阵地:两个排潜伏在大排山与蟹子岗之间,便衣班化装成农民贴近公路,指挥所的瞭望哨高踞山顶。

  下午1时30分,3辆日军军车驶入伏击圈。随着指挥所一声枪响,手榴弹如雨点般砸向首车,将其炸翻进水沟。第二辆车的日军刚跳下车,就遭到交叉火力压制。激战半小时,29名日军被全歼,28支步枪和军需物资成为战利品。当日军装甲车赶来报复时,战士们早已消失在崇山峻岭中。

  这场战斗像火种点燃了民众抗战热情。"战后半个月,就有30多名青年报名参加新四军。"詹善宁说。如今在遗址新建的文化长廊里,浮雕生动再现着当年的激战场面。月山镇学田村党总支书记吴红梅介绍,镇里投资打造的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主题党日活动的"打卡地"。

  80年沧桑巨变,当年血火交织的战场已成通衢大道。但镌刻在纪念碑上的128个字,仍在诉说着"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壮烈和艰辛。正如当地村民在纪念活动中所说:"先烈们用生命守护的家乡,如今已是稻浪千重、厂房林立的幸福家园。"

  从铁铺岭到棋盘岭,新四军在安合公路沿线进行的十余次伏击战,如同插入日军心脏的尖刀。这些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正通过遗址公园、革命文物和口述历史,转化为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当汽笛声取代了枪炮声,我们更加懂得:今天的岁月静好,正是对当年浴血奋战最好的告慰。(全媒体记者 朱能干 通讯员 朱敏丽)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