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水清岸绿皆是景 人水和谐幸福长
本网讯 夕阳西下,碎金般的光芒在高河大河的水面上跳跃。堤顶步道上,散步的市民络绎不绝;滨河露营地边,孩子们的欢笑声清脆悦耳。这样一幅水清岸绿、人水和谐的生态画卷,正在怀宁徐徐展开。
近年来,我县持续探索河湖治理新路径,通过强化河长巡河机制、深化“五清四乱”专项整治、系统推进幸福河湖建设等举措,全面提升河湖治理与保护水平,走出一条富有怀宁特色的治水之路。
压实河长责任,实现巡河闭环管理。我县严格执行县、乡、村三级河长责任制,依托智慧河长系统推动各级河长认真履职。巡河完成率与问题办结率均接近100%,“发现—交办—整改—销号”全流程闭环机制高效运转,真正做到问题“不过夜”、治理“无死角”。
坚持常态整治,健全长效管护机制。连续八年打造“河湖清洁月”品牌活动,将“五清四乱”专项行动纳入常态化治理,持续消除存量问题,严控新增隐患。县财政每年投入1900余万元,委托专业环卫企业清理河道垃圾;另安排339万元专项经费,对全县小型水库实施每座每年5次的标准化管养。同时加强水域岸线管理,规范采砂行为,严格涉河项目审批和监管,推动人水和谐共生。
建设幸福河湖,提升群众亲水体验。围绕“河安湖晏、水清鱼跃、岸绿景美、宜居宜业”的目标,我县分层推进国家、省、市级幸福河湖建设,目前已成功创建130处市级、3处省级幸福河湖。滨水空间亲水设施的持续完善,既释放了生态价值,更满足了群众休闲健身需求,切实提升了百姓的获得感与幸福感。
开展健康评价,支撑精准科学治理。积极推进11条河流的新一轮河湖健康评价与“一河一策”方案修编,通过建立科学评价体系,为河湖全面“体检”,为精准治理提供坚实数据支撑。
实施迁建安居,守护堤防与群众安全。自2021年起,有序推进堤顶民房迁建,彻底消除防洪安全隐患。截至目前,已顺利完成878户迁建,改善河湖岸线53公里,实现安全、生态与民生的多方共赢。
强化跨界协作,推动流域协同共治。针对河流跨区域特点,主动打破行政壁垒,构建跨界河湖联防联控机制。通过与桐城市、潜山市等地签订协议、开展联合巡查,实现信息互通、行动协同。今年5月12日,三地河长办联合开展大沙河巡查专项行动,就河道采砂、管护等重点问题充分沟通协调,共同守护流域生态安全。(全媒体记者 朱能干 通讯员 梁红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