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怀宁:法治润城乡 善治展新卷

时间:2025-10-24 09:18:10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首君  

  本网讯 九月怀宁,金风送爽。县政务服务大厅里秩序井然,刚刚办妥营业执照的张先生感慨道:“如今办事流程清晰、服务规范高效,一切都依法依规,让人倍感安心。”

  这寻常一幕,是我县纵深推进依法治县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县将法治精神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一幅政通人和、和谐有序的善治新画卷正徐徐铺展。

  县委县政府始终将法治建设作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支撑,成立由县委主要领导牵头的依法治县委员会,出台《法治怀宁建设规划(2021—2025年)》等系列文件,构建起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高河镇星河一品小区曾因物业纠纷成为“问题小区”。去年,在镇司法所指导下,小区创新设立“楼栋议事会”,引导居民依法共商共治。“我们依据《物业管理条例》制定公约,停车难、充电乱等问题迎刃而解。”小区党支部书记孙琴介绍。如今,这里已成功蜕变为省级示范小区。

  我县还整合调解资源,推进县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去年以来,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800余件,成功率达98.5%。

  坚持服务下沉,让法治雨露润泽万千百姓。我县持续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向基层延伸,率先实现全县19个乡镇、231个村(社区)法律顾问全覆盖,切实打通法治惠民“最后一公里”。

  在平山镇岗山村,镇司法所长王纯雨每周定期坐班,为村民提供专业法律服务。“以前遇到法律问题不知道找谁,现在小事不出村就能解决,太方便了。”村党支部书记刘从新由衷感慨。

  去年以来,全县累计提供法律咨询1.2万余人次,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400余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800余万元。法治的阳光,正普照城乡每个角落。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石牌镇普济村的法治文化广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夜话”正在进行。几十位村民围坐一圈,在县司法局干部和驻村律师的引导下,热烈讨论着最近村里发生的土地流转纠纷。

  “今晚咱们不唱戏、不跳舞,就来说说法、讲讲理。”村调解主任李竹胜开门见山,“老张家承包地转租的事,咱们请谢律师给大家分析分析该怎么依法解决。”驻村律师谢智鹏翻开《农村土地承包法》,用当地方言耐心讲解相关法律规定,村民们全神贯注,不时提问。

  这样的“乡村夜话”在怀宁已成为常态。据统计,今年以来,我县已开展各类“乡村夜话”活动560余场,参与群众达3.2万人次,累计解决实际问题420个。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县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行政权力清单制度,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从立项到开工不到两个月,这样的‘怀宁速度’让人信心十足。”安徽思明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虞东亮赞叹。

  县数据资源管理局推动“一网通办”,98.7%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网上办理,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1个工作日,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法治信仰需要文化滋养。在县独秀小学模拟法庭,学生们化身审判长、公诉人,沉浸式体验庭审。目前,全县已建成法治文化广场、公园等86处,组建普法志愿者队伍320支,开展“法律七进”活动逾1500场。融合地方法治文化的“怀宁法治戏曲汇演”,每年巡演座无虚席。

  如今的怀宁,“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已蔚然成风。法治,正以它的力量与温度,守护公平正义,浸润百姓生活。(全媒体记者 朱能干)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