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江镇镇联合党委探索发展新路径

时间:2021-10-14 10:19:38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汪耀  

  本网讯 10月13日,在江镇镇于山村龙王嘴组6个大棚里,全部堆满了菌棒,还有10多名村民在无菌箱里制作菌棒,一派忙碌景象。“这是我们相邻4个村各出资10万元投资的黑木耳项目,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6个大棚有30万棒,这些制作好的菌棒在大棚里养40天后,再搬到露天工厂摆放,在自然环境下生长,可以采摘3批,可实现收益150多万。”正在大棚里查看菌棒质量的于山村党支部书记何祥介绍说。

  这是江镇镇虞公山联合党委抱团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聚力助推乡村振兴的强有力举措。

  受地理位置和交通影响,江镇镇于山村、盘石村、赵山村、余冲村之间的产业发展不平衡,习惯于单打独斗,发展产业各自出力,造成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江镇镇党委认为,单个产业的发展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各自为营难以持续协调发展,只有抱团发展,资源共享,才能互助共赢,才能振兴乡村。为此,今年5月份,该镇将于山、盘石、赵山、余冲4个地域相邻、资源互补、产业集聚的村级党组织,组建虞公山联合党委,探索建立村务共商、资源共享、规划共谋、产业共建的乡村振兴新模式。

  虞公山联合党委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发展特色产业,围绕蓝莓种植县域特色、木耳种植本地特色、试点紫薯种植,流转山场700亩发展蓝莓种植,先后对于山村双口河蔬菜基地进行改造升级,利用插棒技术种植10万棒黑木耳,对现有黑木耳大棚进行整修(30万棒),试点种植50亩紫薯。与此同时,江镇镇还积极推行“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企业、合作社、农户形成关系紧密的利益共同体,通过抱团发展,实现了三方共赢。

  “我们打破各村发展地域壁垒和思维定势,抽调部分懂农业、善经营、会管理的村干部,组建重点工作专班,推动资源跨村整合配置,实现要素优势互补,突破强村发展瓶颈、攻克弱村发展难关,实现大村带小村、强村带弱村,村与村全面发展。”江镇镇党委书记查旵东说。(全媒体记者 檀志扬 通讯员 张庆明)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