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业兴村美新风畅

时间:2021-12-03 10:04:20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修祥  

  本网讯 近年来,凉亭乡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地推进产业美、生态美、村庄美、生活美、乡风美,推动乡村振兴由“点点盆景”变成“处处风景”,绘就新时代乡村振兴幸福画卷。

  特色产业带动兴村富民

  12月2日,在凉亭乡源潭铺村无花果基地,十多位村民正在除草、施肥。今年60岁的脱贫户吴银芝由于年龄大了无法外出务工,还要照顾家庭,她只要有空就在基地务工,每天70元,一年就有5000多元收入。据源潭铺村党支部书记董成林介绍,为了增加农户收入和村集体经济收入,源潭铺村采用“公司+合作社+脱贫户+农户”方式,发展无花果基地135亩,经过几年的发展,基地集生产、科研、销售、旅游观光、水产养殖、技术服务、餐饮于一体,发展成规模化、专业型农业科技公司。公司与23户脱贫户合作种植无花果,每户年增收2100元;为周边50余户群众提供就业机会,每户年增收5000元左右,为村集体每年增收4.8万元。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根本。凉亭乡精准“审题”、快速“破题”,紧抓产业发展“牛鼻子”,点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引擎”。12月2日,在凉亭乡代店村蓝莓种植基地,20多名农民正在忙碌着。该乡近几年来大力发展蓝莓产业,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该乡专门成立蓝莓基地建设指挥部,为蓝莓产业顺利落户提供优质服务和环境保障。目前全乡蓝莓种植面积超过4000亩。

  前不久,凉亭乡“品味乡村生活,助力乡村振兴”首届“紫薯文化旅游节”在青山村举办。活动现场,游客们手持钉耙、锄头,在紫薯地里体验采挖紫薯的乐趣。“听说紫薯的营养价值高,今天特意带家人过来挖紫薯。”游客方倩一边挥舞着锄头,一边将地里鲜嫩的紫薯拾起放入箩筐中。今年以来,凉亭乡大力发展紫薯产业,种植紫薯近300亩。“我们正在谋划打造千亩紫薯融合发展项目,明年争取达到1000亩以上。同时以乡村旅游为引擎,发挥‘毗邻安庆、资源丰富’的区位优势,发展住宿、农家乐等多种旅游经营业态。”凉亭乡党委副书记、第一联合党委书记胡雁冰介绍说。

  美丽乡村带动乡村旅游

  行走在凉亭乡大大小小的村庄,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美丽乡村”画卷徐徐展开,以往“脏乱差”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从“村容整洁”到“生态宜居”,这得益于该乡致力于打造“安庆后花园”,实现“一眼净、全域美”,实现了农村“颜值”“气质”比翼齐飞。

  周末到来,在凉亭乡凉亭社区金花中心村,迎来一波一波游客。“来这里的大部分是来自周边乡镇、安庆市区的游客,大家周末带着家人、孩子在这边进行短游,感受田园风光和农耕文化。”凉亭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峻峰介绍说,金花中心村是省级美丽乡村,社区在建设中打造乡村旅游。同时,这里离集镇较近,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更方便群众到这边活动活动筋骨。

  凉亭乡还突出“一村一品”,打造“荷花产业”,发展蓝莓、无花果、迎庆桃、桔子、梨子等,产业发展激活了村级经济活力,带动了群众就近就业,一个“四季有花、四季有果、四季有景、四季有玩”的新型“安庆后花园”正逐步呈现。“我们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让‘安庆后花园’更绿更美更有生机。”凉亭乡乡长张凌霞说。

  凉亭乡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打造“文化游”,推出“农耕文化”、“乡愁文化”两张亮点名片,民俗文化陈列馆、名人堂、农耕文化长廊、文化体验区等已成为凉亭文化建设的重要板块。与此同时,凉亭乡文旅产业促发展、文化惠民助乡村振兴的文化系列工作也渐渐崭露头角,无花果生态采摘艺术节、蓝莓文化旅游艺术节、紫薯节已成功举办,荷花产业基地、核桃基地、茶叶基地、蔬菜基地、迎庆桃基地等也相继崛起,凉亭乡文化旅游正在掀起新篇章。

  乡风文明带动崇德向善

  “以前大家讲排场、好面子,红白喜事都要跟风大办,费钱又费力。这些年几乎没有了,人情往来减少了许多,感觉轻松多了。”村民们感慨地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更要铸魂。如何让群众在“富口袋”的同时也能“富脑袋”,推动群众增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的意识,是乡风文明建设的重点,也是乡村治理的难点。凉亭乡坚持把培育乡风文明作为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来抓,以强有力的乡风文明建设,营造崇德向善的浓厚氛围,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的精神动力。

  凉亭乡不断挖掘蕴含在每家每户的“好家风”基因,传家风、淳民风、正社风,树立人人崇尚良好家风、家家争创和谐家庭的良好新风尚。目前,该乡已挖掘家风家训17个,帮助农户挖掘整理家风家训,完成121户农户家风家训上墙,农户门口“晒”出家风家训,红色的牌子成为一道美德风景线。

  该乡建成民俗文化陈列馆、农耕文化长廊各1处,进一步抓好文化传承。今年,积极组织施工人员对双岭村清代年间的老宅进行修缮。老宅为凉亭当地姓杨的武士所建,年久失修,古老宅第匾额上的“清白流风”四个字仍然苍劲有力,流溢着清风古韵,昭示着后人做人要正直清白、堂堂正正。乡村两级依托美丽乡村建设和村庄环境整治,把古建筑加以修缮,为青少年和广大村民建立一个传统美德、家风家训教育基地。

  此外,凉亭乡还坚持每月网上推荐身边好人,每季度推报怀宁好人。将身边好人好事整理上墙,制作好人榜,建立一处名人堂,并建立好人典型数据库,使身边好人典型“立”起来、“传”开来,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与此同时,凉亭乡每年组织开展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最美庭院、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让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进一步推动移风易俗,弘扬优秀家风传统,树立文明新风。2019年以来,全乡分别评选出“星级文明户”32个、好婆婆15个、好媳妇15个、五好文明家庭18个、最美庭院和阳台19个、最美农家22个,并进行表彰挂牌。(全媒体记者 檀志扬 何宏峰)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