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头”强 乡村美

本网讯 “这几块蓝莓地需要除掉杂草,你们几个今天上午尽量完成……”1月18日,走进公岭镇三铺村树莓种植基地,负责人蔡国新一边安排10多名村民干活,一边自己亲自动手忙着为树莓追肥。隆冬时节,本该是一年中农闲的时节,但在三铺村,不少村民不仅没有闲下来,反而忙得团团转。这样的反差,缘于该村方兴未艾的农业产业化浪潮。
“我们先后引进8家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投资近2亿元,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3家,市2家、县级2家,流转山场3000多亩发展现代农业,实现了特色产业全覆盖。同时发展荷花、桃园采摘文化、田园观光等乡村旅游业。通过产业带动,使农民收入、村级集体经济明显提高,2021年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5万元以上。”三铺村党支部书记查显林说。
这几年,三铺村在发展现代农业过程中,通过招商引资、建产业园区等手段,引进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这些企业带来了资金、技术、设备,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模式和经营理念,同时也给农民带来了订单、提供了就业,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干群同心、产业兴村的富民强村之路。
农村强,必须产业强。产业强,要有龙头带。三铺村金达生态农业科技园种植果品从单一品种发展为杨梅、葡萄、蓝莓、枇杷、火龙果等多品种,从常规采摘拓展为体验、观光、旅游、农家乐一条龙服务。裕丰生态等农业公司种植蓝莓400余亩,树莓300余亩,建设采摘文化园。引进投资5000万元的“故乡之路”休闲农庄,即将建成一个集体验农业、采摘观光、休闲垂钓、民宿旅游为一体的大型乡村旅游项目……一个优美康居乡村正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大路上。
石岭组村民程学丰今年虽已78岁高龄,但身体却格外硬朗。每天他都会骑着电动车,往返于村里蓝莓公司,一天8小时的轻松劳作,能赚到60到80元钱。“要是待在家里,也怪闲得慌,到这里来干点活,累不着,还能挣钱。”像程学丰一样,三铺村许多村民正因8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落户而腰包渐鼓。它们一般采取公司自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等运营模式,直接或间接增加着农民的收入。“在家门口工作就业,村民才能‘看护好小的,照顾好老的’,过上幸福体面的生活。”查显林表示,为让村民真正的安居乐业,村里继续招引强村富民的产业,让更多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上班。
三铺村在做优做强以蓝莓、杨梅、树莓为主的特色产业基础上,优化配置,整合资源,推进三产深度融合。以村委会牵头,成立村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的行业协会,优化整合资源配置,依托互联网、拓展大市场,加快进入产品流通的快车道。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冷冻仓储业,实现产品加工、储运、销售一条龙。以信息化带动产业化,依托企业的人才优势,发展数字经济、智慧农业,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花之乡、果之园”做新做特、做优做强,努力实现从“产业兴村”到“产业强村、产业富民”的跨越。该村还按照“吃生态饭、做果文章、念文旅经”的绿色发展理念,在S238沿线及周边种植百亩荷花、百亩桃园,打造“荷塘月色”和“桃花盛开的村庄”。(全媒体记者 檀志扬 通讯员 汪邦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