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合作社托管育秧忙 助力水稻生产扩面提质

时间:2022-03-17 09:53:05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玉蝉  

  本网讯 小市镇引导专业农业合作社发挥龙头作用,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机农技+种植户”模式,带动种植户春耕备耕,助力粮食生产。

  近日,在我县沃谷农作物种植专业合作社大院里,停靠着一车车装满化肥的卡车。工人们忙着将合作社首批集中采购的化肥,卸装进农用车,分送到种植户家中。今年计划栽种上百亩水稻的种植大户李汪来,足不出户就拿到合作社“打包”采购的10吨复合肥,不仅成本低,还省心省事。李汪来说:“根据目前的行情来讲,我买一吨肥是3625元,我要是个人去买,买一吨就要多200块钱,我买10吨,就要多2000多块钱。”

  这家合作社的育秧工厂里,6名种粮大户预定制作的秧盘里,再生稻种已经发芽。为抢抓农时,农技人员现场指导工人们将这些秧盘转移到田间,摆盘、上水、建拱棚、覆盖农膜。据了解,沃谷合作社陆续下田的再生稻秧苗,栽种面积较去年增长20%以上,其中大部分提供给为合作社社员和周边种植户。“到目前为止,我们培育将近1500多亩了,其中70%的都是我们周边的大户、家庭农场代育代插的。”沃谷农业合作社理事长丁文华说。

  围绕实施“两强一增”行动计划,抓好粮食生产,小市镇在着力推动土地流转、培育规模化农业合作社的基础上,还用好农机采购补贴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引导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添置各类农业机械,为中小种植户提供全程机械化生产服务,并与他们签订订单,按照标准化生产流程开展绿色生产,提升稻米品质。丁文华介绍说:“为周边的家庭农场、合作社、承包大户,提供全程的社会化服务,包括机耕、机育秧、机插秧、植保飞防、收割、烘干这一块,我们每年的服务面积增加5个点左右,为周边的粮食增产、粮食面积的增加,提供了一点帮助。”小市镇农业技术服务站站长李小平也告诉记者:“通过发展再生稻和建立单一品种的高质高效示范片,来稳定粮食生产面积。通过建立这两个方面的措施,来增加粮食产量,提搞粮食增长幅度,大概今年的再生稻面积我们小市镇种植5300亩,比去年增加了3300亩,单一品种面积大概5000多亩,通过这两项措施,提高增幅大概12%左右,增加总产。”

  与此同时,小市镇农技推广人员还通过组织集中培训,大力推广新品种,建立农技服务网格,结对开展农技指导等形式,帮助种植户普及现代农业技术,组织粮食生产,实现藏粮于技。李小平说:“采取包村联户制度,每名农技员采取‘1+n’的模式,对家庭农场、种粮大户,采取全程的技术服务;第二方面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委派农业技术人员到8(个)村担任农技特派员,为农业生产开展全程的技术服务。”(全媒体记者 李根 陈锐 通讯员 张冰)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