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金拱镇:再生稻工厂化育秧 农户稳产又增收

时间:2022-03-21 17:31:58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玉蝉  

  本网讯 人勤春来早,再生稻育秧忙。金拱镇抢抓农时,通过农技服务助力再生稻工厂化育秧与土壤改良等举措,让农户稳产又增收。

  在金拱镇白莲圩,种植大户王国民正带着工人们忙着将发芽的再生稻种子移植到大棚里,以促进秧苗的发育成长。“因为大棚的温度比露天的温度要高,我们按照这个水分调控的,所以生长期比外面生长要提前10天左右,这就更有利于农时。三天之内这个苗子全部要下地,今天完工的是将近200亩田地的用苗,三天可以全部结束。”王国民说。

  得益于再生稻的良好效益,今年年初,王国民决定扩大再生稻种植规模,但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解决秧苗问题,于是他鼓起勇气建设了七个设施大棚,借助现代化的农业设备,实现了工厂化育苗。王国民说:“我们花了40多万建这个大棚,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解决再生稻后期的温度和湿度的管理,使其更有利于培育壮苗,获得更高的产量。”

  秧苗有了保障,王国民信心十足,将再生稻面积扩大到了500多亩。“再生稻的优势就是一种两收,它第一茬跟单季稻产量差不了多少,但是二茬的时候每亩还能收个四五百斤,所以总体产量比一季的单季稻要高每亩两到三百斤,效益能增加三至四百块钱,所以今年我们就扩大种植面积了,我们去年也种了三四百亩,今年我们种了五百多亩。再生稻它不但效益好,而且政府还有那个补贴,补贴一亩田补一百多块钱,所以这个效益就更好了,我们大户种植再生稻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了。”王国民表示。

  为了保证像王国民这样的种粮大户顺利春耕备耕,连日来,我县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选种、育苗以及土壤改良。同在白莲圩的种植大户秦慈益,在农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也忙着对承包的500多亩田地进行土壤减酸改良,为下一步的春耕生产作准备。秦慈益表示:“春耕之前,把土壤调理剂撒开来,为了今年的粮食丰收一点,稻米质优质一点。”

  一边抓大棚育秧,一边忙土壤改良、土地翻耕。近年来,我县20个乡镇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通过政府补贴150元每亩、技术培训跟踪技术服务等有力举措,来提高种植户种植生产水平,并重点扶持种粮大户、农业合作社等业务骨干,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动作用,有力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效。据了解,正是在政策支持与农技服务的叠加效应影响下,今年我县再生稻面积突破了5万亩。金拱镇农业站副站长张虎说:“我们农业技术人员入户到田,开展送技术下乡,指导农民选购良种、储备化肥等农资,通过春耕备耕服务,确保全年粮食丰产增收。”(全媒体记者 包俊根 通讯员 操海燕 张虎)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