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市镇:聚指成拳抓发展 壮大村集体经济

本网讯 小市镇以工业化思维抓乡村产业发展,通过整合各村(社区)资源,组建强村公司,统一规划,协同实施,加快产业增收步伐,让各村集体经济增长过程中,做到“一个都不掉队”。
春耕时节,小市镇吏港益众公司按照紫薯移栽要求,组织多台大型机械,将平坦社区内最近流转的200亩土地,进行平整、旋耕、起陇。由于今年全部采用机械作业,不仅效率提高了,成本也降了不少。小市镇平坦社区党支部委员谢皖峰表示:“今年我们准备栽种1000多亩紫薯,过去每亩的人工成本大概在200元左右,现在全程机械化了,每亩节约成本大概60元左右,整体就节约了10多万元,更重要的是,提高了耕作效率,也不误种植时节。”

在全镇多处紫薯种植基地,公司安排农技专家,现场指导村民在旱地平栽紫薯幼苗。除了移栽方式变化外,移栽的种苗是省农科院专家培育出的旗紫28、商薯19、西瓜红等优质新品种,首次采用一年两季栽培新技术种植。“2021年我报了一个专利,就是长江中下游两季栽培法,四月份栽,六月份收,正好是全国各地没有山芋的时候,是淡季,淡季我收获紫薯投入市场,价格高,卖5块钱一斤,第二季是5000斤一亩,收入也可以。别人一季收了5000斤,我两季收了8000斤,无形当中,我就增产了3000斤。”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教授戴旗说。
为推进产业增收,小市镇将紫薯种植加工列为主导产业之一,组建产业发展公司,引进技术人才,建设产业基地,统一提供育苗、技术服务、产品回购,镇村开始在生产加工、冷链仓储物流等环节发力,通过延长产业链条,降风险增效益。小市镇党委副书记曹立军说:“我们通过强村公司精心打造可供苗5000亩的育苗基地,自营建设千亩标准化紫薯种植基地,与各村再合作发展2000亩。同时在育苗、种植、收储、加工等环节提供全程服务,合同进行保底回购,确保每亩收益不低于1000元。预计今年可带动全镇各村(社区)集体经济自主性经营纯收入超20万元。”
针对以往各村单打独斗、集体经济发展较慢的现状,小市镇按照“股份合作、抱团发展”思路,镇级将公共资源、扶持资金注资,辖区8个村(社区)经济联合社以资金、资源、资产参股,以股份合作方式组建镇属集体企业。镇党委政府牵头抓产业规划和工作统筹,各村(社区)参与,因地制宜错位发展多种产业。强村公司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运营,通过引进专业人才,出台规范管理指导意见,建立考核指标体系等措施,控制经营风险,提升盈利能力。目前,当地已形成“镇强村公司+村经济联合社+产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产业覆盖到各村(社区),产业结构同时得到进一步优化、规模质效明显提升。“我们将全镇个村集体资产进行二次整合,由镇党委牵头组建强村公司,因地制宜发展紫薯、蓝莓、水稻、果蔬等多种产业,同时承接镇域小型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项目,通过联建统管模式,做大经济蛋糕,助力各村(社区)集体经济均衡快速发展。”曹立军说。(全媒体记者 李根 陈锐 通讯员 张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