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抗旱进行时】洪铺镇:农技员一线抗旱保苗

时间:2022-08-29 10:51:42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首君  

  本网讯 “秋老虎”威猛,田间地头热浪袭人。8月26日,洪铺镇东圩种粮大户朱勇杰的稻田里,传来汩汩流水声。农技员李涛和种粮大户朱勇杰正在田间抽水,从不远处的皖河支流抽水上来,再沿着高标准农田修筑的渠道,慢慢流入稻田,为正处孕穗期的水稻送来及时水。“稻苗终于喝到水啦,得亏了镇里,还有李农技员帮忙,不然今年的收成将大打折扣。”看到哗啦啦的河水抽入田中,朱勇杰笑开了颜。

  眼下正是水稻孕穗、齐穗和灌浆期,也是水稻对高温敏感的关键时期。针对当前苗情长势和旱情特点,近一个月来,李涛每天都奔赴田间地头,指导农户做好节水抗旱保秋粮田间管理工作。“我今年种了380余亩水稻,当前正值抽穗期,但连续的晴热高温天气,使得田块大面积干旱缺水。李农技员帮忙调了抽水泵过来,解了我的燃眉之急。”洪铺镇东风村的种粮大户王和民说。

  “这段时间主要是抗高温、防热害,改善田间气候,防止水稻热化,提高抗病率。”在种粮大户刘绍江的稻田一角,李涛详细讲解近期田间管理有关注意事项。“一要防止病虫害;二要灌一次水,所有农田在高温季节要保证八到十公分的水深,防止高温引起的水稻热化、空秕率增加,提高结实率;三要对农田行叶面喷肥。”

  洪铺镇东圩耕地面积3000亩,炎炎烈日,在东圩田间地头,看见不少村民顶着酷暑,冒着高温,为干旱的稻田灌水。为保障水稻健康生长,李涛每天都来到田间地头,给农户讲解水稻种植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知识。

  “在水不多的情况下,我们放要先活水、后死水,先下游、后上游,先干田、后湿田,先远水、后近水,先塘水、后库水。”在洪铺镇白云村种粮大户汪国平的承包田旁,李涛一边帮着汪国平一起把水泵往上游挪,一边传授着放水技巧,两人忙的满头大汗。“马上我再跟甘后德说说,让他再放一些水出来。”看着越来越少的水流,李涛摸了一把脸上的汗说道。汪国平的承包田位于白云村甘冲水库下游,有100多亩,周边还有另外两名种粮大户种植的800多亩水稻,前一段时间水塘抽干后,李涛已先后两次同水库承包人甘后德协调放水,供大户灌溉用水。

  筑坝拦水是抗旱保苗的一项有效举措,在洪铺镇长安村种粮大户陈富明380多亩的稻田旁,可以看到一段长长的石头坝,涓涓细流沿着石头坝不停地流入稻田里,而在旁边的围堰里,一台小水泵嗡嗡作响,水流通过长长的蓝色水管流向远处。陈富明正戴着草帽,随意地坐在一旁的小树下休闲地乘着凉。“这个堰我也常开口,河流也没断流,这幸好8月初,李农技员就来给我指导,教我拦坝围堰,减少了我的损失,不然指不定要怎么遭罪呢。”说起拦坝围堰,陈富明一脸感激。

  走近东风河,可以看到几乎断流的河道中有3个直径大约1.5米左右的水坑,李涛每天都要过来查看蓄水情况,再和东风村种粮大户陈寿信、汪久坤讨论讨论要不要开挖第四个深坑。这三个水坑正是8月16日在李涛的指导下,陈寿信和汪久坤开展的自救措施,“根据田块所处位置不同,东风村这边的灌溉用水依赖于东风河,现在东风河断流了,只能挖深坑,挖深坑可蓄水,再用水泵抽到稻田里就行了。”李涛说。

  “东圩水面的水不多了,需要加大外河抽水的力度,可以多加一台水泵”“水库下面的3个大户也快没水抽了,需要协调放水”……李涛整日穿梭于洪铺镇30多名种粮大户9000多亩水稻的田间地头,精准收集每一块田地的“诉求”,为庄稼把脉问诊,为群众排忧解难,利用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和工作经验,精准研判,为全镇抗旱救灾工作提供第一手信息。

  连日来,洪铺镇抽提江水、水库放水、群众抽水、挖坑淘水、筑坝拦水,一项项抗旱保苗措施正有条不紊地落实,李涛正用他的实际行动诠释着一名基层农技员的责任与担当。 (檀志扬 通讯员 赵林玉)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