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旱进行时】三桥镇:多措并举 全力抗旱保秋粮
本网讯 面对持续高温少雨天气,连日来,三桥镇多措并举,科学调配,全力抗旱,最大程度减轻干旱影响和损失,确保秋粮不减产,农村群众饮水安全。
受持续干旱天气影响,位于三桥镇的万亩大圩白洋湖,河道早已干涸,大片水稻面临绝收。“我们整个三桥镇的高标农田有31000亩,因为长期干旱引起受灾缺水的面积达21000亩,目前为止已经干涸的有将近500亩。因为上流无水补充,整个21公里长的河流全部干涸。”三桥镇水利站站长陈伟红说。
地表缺水,无奈之下,三桥镇党委政府立即组织人力机械,通过打井的方式向地下取水。“我们打了几个都是这样,最深的打了300米,打到后面就冒烟了,打到这样的程度再怎么打都不会出水,所以就放弃了。”陈伟红告诉记者。
为切实解决几万亩良田灌溉和全镇28000人口的饮用水问题,三桥镇投资80万元,从7.5公里外的皖水黄龙段建了一个应急抗旱取水站,装机两台套38千瓦,铺设管网,每天24小时取水,对三桥供水公司进行饮水水源的补充。同时遵循“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的原则,对现有的水资源进行科学的调配,实行细化,分阶段供水方案,精细调度每一方水资源,最大限度的发挥现有水资源的效益,达到有效缓解旱情,以减轻因旱灾造成的损失。
“如果没有水,我这一片农田稻子应该可以说是绝收了,现在通过大家齐心协力把水调配过来,这个稻子应该能保证丰收,你看看这稻子有了水,亩产应该在1500左右,应该没问题。”种粮大户陈金龙信心满满地说。
与此同时,当地党员干部成立送水志愿队,每天利用运水车,已为3000多名村民送水一万多吨,缓解群众生活用水的燃眉之急。
“对于目前已经无水可救的地块,我们镇政府联系农业站,让他们指导宣传农户采取及早的秋粮早种早栽,弥补因旱造成的损失。”陈伟红说。(全媒体记者 朱能干 蔡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