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岭镇:“一村两园”激活集体经济“一池春水”

本网讯 九月的茶岭镇正是紫薯上市旺季。在万福社区的紫薯种植基地,农机正在地里行间穿梭,伴随着轰隆隆的机器声,一串串紫薯“破土而出”,村民们正忙着割藤、采挖、装袋,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在今年年初,万福社区集体经济联合社流转了200余亩闲置土地用于种植紫薯。在农业技术人员指导下安排专人精心管护,现在终于迎来了丰收。经测算紫薯每亩的产量在3000斤左右,预计为集体经济增收20余万元。
近年来,茶岭镇利用闲置和废弃的荒山地资源发展紫薯,种植面积由过去的小面积尝试栽种到逐步扩大,在今年已增加到1600多亩。同时茶岭镇引进大户种植紫薯,不仅产量高,销路还有保障。如今,茶岭镇每年可吸纳剩余劳动力和周边村民近百人到基地务工,使紫薯成为村民实现增收致富的“金疙瘩”。
茶岭镇在发展紫薯产业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新的经济增长点。茶岭镇坚持党建引领,在蓝莓发展上探索出一套“联合党委+联合社+公司”的生产经营模式,整合11个村(居)蓝莓基地,成立安山、云丰和福泉等3个乡村生态发展有限公司,面积1800多亩,在实施过程中作为联合党委“书记项目”,各村(居)之间抱团发展,实行产业项目化,打造蓝莓产业“航母”。
“2022年我们将继续发力,再次扩大种植面积1200亩,实现蓝莓种植面积3000亩,持续推动蓝莓产业强镇。”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茶岭镇党委书记汪忠山说,“我们将充分发挥联合党委功能,抱团起暖,打造以蓝莓种植为核心的产业链,带动当地老百姓致富增收,助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
茶岭镇坚持激发党建引领最大动能,不断拓宽集体经济发展思路,引导各村(居)因地制宜,科学选准产业,蓝莓和紫薯成为首选品种,打造“一村两园”,激活集体经济快速发展。2022年,该镇11个村(居)将实现村集体经济100万元以上2个村,50万元以上4个村,其余5个村在30万元以上,实现村集体经济再上一个新台阶。(通讯员 董知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