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民心 见行动】月山镇:村子里有了老年大学
本网讯 “我去上老年大学了,你把小孙子带好啊。”每到上老年学校的日子,月山镇皖西社区60岁的杨咏梅五点就起床,她安排好家人的早饭,嘱咐好家务事,挎上包就出门,她的目的地是离家不到200米的镇老年学校。在老年学校,她和同样爱好书画的50位居民报名参加了书画班,大家在一起切磋交流,互相学习,为退休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
今年9月中旬,月山镇依托镇文化站建起老年学校办学场地,设有健身活动室、乒乓球室、棋牌室、图书阅览室、电子阅览室、书画展览室、多功能演艺大厅等,其中有4个教室300多平方米为学习场所。“我们老年学校设置有6个专业、9个班级,设书画、黄梅戏、舞蹈、运动健身、政治法律和农技培训,面向镇内男性55岁,女性50岁以上的人员招生830人。其中镇老年学校计划招生470人,复兴、广村、向荣、奇隆村老年学习中心各招生90人。”月山镇党委副书记、老年学校校长倪兴介绍说。
“我们都是农民,以前天天和泥巴打交道,想不到老了也有机会坐在这么好的教室里学习知识”,提起老年学校,家住村学田村55岁的村民张中华感慨很多,他说,老年学校开办之前,农村老年人生活比较单调,有的老人爱上打麻将,天天泡在麻将桌上,身心健康都受到影响。“现在,几乎看不到老年人打麻将,大家都热衷上学,老年学校真是农村老年人的一剂精神良药。”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从今走向繁荣富强……”走进月山镇老年大学,欢乐的歌声、悠扬的琴声,声声入耳;优美的舞姿、诗意的书画,映入眼帘。“这里,是老年人更新知识的课堂、是健身养心的场所,是广交朋友的平台,更是圆梦大学的校园。”皖西社区今年54岁的黄梅戏班学员潘彩琴高兴地说。
舞蹈班内,学员们认真地跟着老师学习每个动作,别看她们年龄大,但每个人都体态轻盈,四肢舒展,动作娴熟,展现出健康运动的活力美。“我们舞蹈班人人都快成了‘舞林’高手。”60岁的杨月珍是月山镇翠屏社区居民,她高兴地说:“舞蹈班有46名学员,大家在一起跳跳舞、唱唱歌,开开心心,有益身心健康,这样的班开得太好了。”55岁的田华是皖西社区,她说自己退休后非常“渴望学习”,现在参加了舞蹈班。“不在于学习的结果,在于学习的过程,感觉自己得到了释放,年轻了很多。”
“子女都在外面工作,我一个人在家也没事做,现在走出家门就能学到感兴趣的东西,还有许多老年朋友聚在一起交流,真是太好了……”现场,虽然很多人已满头白发,但继续学习、参加活动的热情高涨。在他们看来,“家门口老年学校”不仅方便他们按个人兴趣学习才艺,还能交到很多朋友,让他们的晚年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现在农村经济条件好,老年人见的世面多,对高品质教育的需求也在增长”,老年学校常务副校长李心正说,为把农村老年学校办出高水平、高质量、办到学员的心坎里,选配了6名人员担任学校管理人员,选定18名教师进入教师库、便于教师选聘,其中有书画家、黄梅戏专业演员、专业舞蹈老师,也有本地高级农艺师、法律工作者,并邀请老干部、老科协前来上时事政治和科技课,突出老年大学的思想教育阵地作用。
黄岭村65岁村民杨五四通过学习,他的书法作品近期参加镇里组织的廉洁文化画作品展,还获得二等奖的好成绩。“我们是快乐的老年大学生,我们是新时代幸福的老人。在这里,我能够静下心学习绘画,练习书法,陶冶情操,不仅使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又能做到人老思想不老、精神不老、知识不老,还能更好地面向社会、发挥作用,实现新的人生价值。”杨五四高兴地说。而今年77岁的老人陈崇坤,虽然家离老年学校有点远,但是他自从报名上书法班,非常积极,每次上课早早地骑电瓶车来到学校上课,上完课再骑电瓶车回去,一次课程都没有耽误过。
老有所学、学有所获、学有所乐。月山镇老年学校成为全镇老年朋友的追梦乐园,为老年朋友的晚年生活勾勒出一道道绚丽彩虹。(全媒体记者 檀志扬 通讯员 洪胜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