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腊树镇:“三人小组”助力乡村治理

时间:2022-10-26 09:13:33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玉蝉  

  本网讯 腊树镇积极借鉴和对标“枫桥经验”,通过在每个村民组成立“三人小组”(即由本组村民及村党组织推荐产生的一名党员、一名村民代表、一名组长),着力构建“‘三人小组’+网格长”的乡村治理体系,让村民真正参与公共事务管理,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径。

  工作做到心坎上,矛盾化解于无形

  “他们说话非常服人,把工作做到我们心坎上了,我同意让出这半分地。”不久前,腊树镇腊树社区一场邻里之间的矛盾纠纷,被悄然化解在无形之中。

  这起矛盾纠纷的起因源于该社区黄屋组一名老人去世。这名去世老人的家属积极响应国家殡葬改革政策,准备将老人的骨灰埋葬在社区集中建设的深埋点。从黄屋组开车前往深埋点的途中,有一段道路车辆无法通行,需要占用邻组查圩组钱某某家的半分地,用来拓宽道路。钱某某刚开始坚决表明不同意占用自家土地来修路,双方因此产生矛盾。黄屋组“三人小组”组长黄满六了解情况后,立即上报网格长并召集黄屋组与查圩组“三人小组”成员,共同研商解决这场矛盾。

  黄满六、查应根等6人找到钱某某,积极发挥血缘、地域和自身威望等优势,与钱某某交心交底地谈话:“老人去世的深埋点是村里的公益事业,目前刚刚建成,道路还不十分畅通,进出很不方便。黄老先生去世的骨灰被他的子女率先埋葬在深埋点,这种行为值得表扬;你家的半分地也是实际情况,村组都非常清楚,如果在这里出现了‘肠梗阻’,今后村民们谁还愿意将老人的骨灰送到深埋点?”钱某某觉得“三人小组”的谈话有理有据,终于爽快地答应黄屋组村民修通道路。

  “其实这并非黄家与钱家所产生的矛盾,而是乡村治理过程中所遇到的常见现象,只有找准结合点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村民们都会积极支持的。”腊树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潘洪学介绍说,“这起矛盾纠纷的化解,完全得益于社区的‘三人小组’,这也为我们如何更好地治理乡村提供了一条路径”。

  职责扛到肩膀上,主体作用更凸显

  腊树镇下辖12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共有234个自然村庄,每个自然村庄均成立一个“三人小组”。每个村(社区)又将自己村域内的所有自然村庄划分成几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长,网格长由村“两委”成员担任,建立了层级清楚、职责明确的基层治理体系。

  腊树镇党委委员、常务副镇长程海珠介绍说,“三人小组”由一名党员、一名小组长、一名村民代表组成,其中党员代表由村级党组织推荐产生,村民组长由本组村民推荐产生,村民代表由村级党组织征求村民组意见后推荐产生,并由村级党组织推荐一人担任“三人小组”组长(联络员)。“三人小组”的党员起先锋模范作用,小组长起组织统筹和协调作用,村民代表起监督作用,大家相辅相成、群策群力。

  实际上,通过逐步探索和深入实践,腊树镇“三人小组”基本明确了自身的职责,就是在乡村治理过程中乐当“七大员”,即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当好“联络员”;积极摸排风险隐患,调解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当好“调解员”;适时向群众宣传最新的政策信息,让群众及时、准确了解最新政策,当好“宣传员”;在协助村级公共事务工作开展过程中,充分发挥监督作用,当好“监督员”;主动帮助群众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当好“服务员”;积极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当好“组织员”;日常工作中留意山林、农田等重点地域火情,确保无火上山、无火进田,当好“防火员”。

  腊树镇容岭村党支部书记叶善艳介绍了一起“三人小组”充分发挥“监督员”主体作用的事例:2022年农历正月初十,该村彭屋组村民老彭家长孙办满月酒席,按照习俗,全村人都要来恭贺庆祝,还要坐满整整18桌。为积极响应推动移风易俗、遏制大操大办,彭屋组“三人小组”第一时间向网格长上报,同时上门与老彭一家促膝座谈,开展思想工作,认真宣传村规民约和疫情防控政策,以“家里人”的身份慢慢劝导老彭。在“三人小组”的不懈努力下,18桌宴席化作了一桌团圆饭。“虽然吃饭没那么热闹了,但乡亲们的祝福电话、视频一个都没少哦,一家人和和睦睦吃个饭,聊聊天,减少了浪费,还增进情感,是个好事,以后我带头支持!”老彭幸福地说。

  为将“三人小组”的“七大员”作用发挥到极致,腊树镇党委、政府引导各村(社区)建立“‘三人小组’+网格长”联络群,及时推送镇政府近期重点工作,督促“三人小组”及时向群众传达并积极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开展综治情报收集、扫黑除恶情报收集、森林防火秸秆禁烧宣传、特殊人员服务管理等工作。为加强“三人小组”的工作能力,“三人小组”每月都参加村(社区)支委会定期开展的培训会,分享近期工作总结,学习先进经验。

  制度落到行动上,治理体系趋完善

  无五音难正六律,无规矩难成方圆。为不断拓宽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腊树镇党委、政府非常注重“三人小组”的规章制度建设,与群众并肩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推动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和居民自治实现良性互动,加快形成法治、德治、自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为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的民主化和法治乡村建设水平添砖加瓦。

  其中信息报送制度规定,若存在不能处理的问题时,“三人小组”组长(联络员)应及时向村网格长汇报,再由网格长向镇相关部门上报,镇级部门应及时响应向主要领导汇报,并立即处理。在工作保障制度上,要求各村(社区)为参与基层治理的“三人小组”成员提供必要的保障,及时提供红袖标、圆珠笔、笔记本等必备的工作用品;镇村两级下组开展工作时,相关情况要及时通知或通报“三人小组”,并优先征求他们的意见。在考核奖惩制度上,明确每年优秀的“三人小组”由村推荐报镇组织办,在春训班开班暨总结表彰大会给予表彰,各村视情况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误工补贴等;若“三人小组”工作中违反法律及相关规定,给予适当处分;情节严重的,免除“三人小组”职务。

  为将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该镇一方面坚持“群众的事群众议,人人参与促落地”的原则,引导“三人小组”在促进各项民生工程及各类惠民工程在村民组落地生根时发挥积极作用。“三人小组”召集小组内村民开展村民小组会议,提高村民参与村组发展的积极性,大家共同商量如何促进项目成功建成,让群众切切实实获利获益;遇到不理解甚至反对的声音时,“三人小组”主动站出来,同村民有的放矢耐心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不厌其烦地上门与每一位村民聊聊心里话,向他们解说政策、描绘蓝图,同他们认真谈谈项目建成后真正带来的好处和利益。自2020年“三人小组”成立开始,腊树镇已完成2个县级、2个市级、2个省级共6个美丽乡村点建设、6个人居环境点整治、1561户旱厕改造;同时重点项目何源农牧已落地施工、长河治理工程已搬迁完成。

  另一方面坚持“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化解在末梢,解决在基层”的宗旨,建立社会治理末梢网络,由“三人小组”成员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摸排化解工作,突出源头治理、重点治理。“三人小组”听到或遇到矛盾纠纷第一时间现场遏止,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血缘、地域、威望等优势,通过讲道理、摆政策、聊情谊,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将心比心地来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力争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解决。自2020年实行“三人小组”工作法以来,共摸排化解婚姻家庭纠纷169起、公路改造问题21个、征地迁坟矛盾17起、重点项目建设问题11个、邻里纠纷185起、山林权纠纷15起;信访量也逐年减少,2020年、2021年、2022年连续3年无市访、无省访和进京访,县访件数量由2019年的4件下降为2020年的2件、2021年的1件、2022年0件;与此同时,疫情防控、移风易俗、环境整治等效果显著,该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获得感明显提升。

  “我们将进一步发挥‘三人小组’+网格长基层治理机制,通过村民的‘自我服务’,让村民真正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处理中来,自己的人解决自己的事,不断凝聚基层治理力量,开展基层信访维稳工作,保障社会和谐稳定,打造平安腊树。”腊树镇党委书记董东应表示。(通讯员 钱续坤)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