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蓝莓自主经营“公岭路径”
本网讯“这些年我们通过发展蓝莓特色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有了一定规模,但是村级蓝莓产业多采用和企业‘合作经营’的模式,存在‘一包了之’现象,抗风险能力差、发展前景不明朗、致富带动作用不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一直是制约公岭镇农村发展的“瓶颈”。
“破茧”刻不容缓。“2021年,我们通过调查研究论证,决定在田铺村试点‘自主经营’50亩村级蓝莓种植和销售,当年获得鲜果经营性收入58万元,纯收入达到31万元,实现由穷村一举跨入经济强村的蝶变之路。”公岭镇镇长陈中顺道出了“自主经营”的初衷,在田铺村试点成功后,我们在全镇各村推广蓝莓产业‘自主经营’发展模式,提出村级蓝莓产业“自主经营”路径,通过做大蓝莓产业,探索符合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群众增收致富之路。
“我们开出‘处方’,多方疗伤,效果明显。”陈中顺扳着手指介绍说,引导和企业“合作经营”蓝莓基地的村(社区)收回蓝莓基地自主经营权;帮助无“自主经营”蓝莓产业基地的村(社区)新建“自主经营”蓝莓产业基地;鼓励有“自主经营”蓝莓产业基地的村(社区)进一步扩大“自主经营”蓝莓基地规模。强化组织引领,组织召开17次专题会议,牵头成立了产业发展联盟,确保11个村(社区)达到村均50亩的“自主经营”优质蓝莓产业。通过实施“飞地”产业、整合土地资源破除土地壁垒;邀请安徽农业大学科技特派团帮助解决技术瓶颈。同时出台《公岭镇蓝莓产业发展实施方案》,优先保障村集体产业发展用地,将蓝莓产业重点项目纳入规划,为蓝莓产业预留更多发展空间。强化镇级资金扶持,针对通过“自主经营”模式发展蓝莓产业且未享受中央、省、市、县奖补政策或资金扶持的的联合党委和村(社区),安排一定的镇级奖补资金进行扶持,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难”问题,促进村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探索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自主经营”发展模式,有效推动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从应急式‘输血’向可持续‘造血’转变。鼓励农村党组织走到经济发展前台,带领党员群众一起闯、一起干,由‘要我发展’转变为‘我要发展’,通过主动对接企业、联村抱团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现代特色设施农业产业,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注入源头活水。”陈中顺说。
公岭镇还锁定村级经济联合社和蓝莓企业两个主体,积极搭建村企联建共建渠道,通过走访全镇11个村(社区),深入镇内29个蓝莓企业调研,选派镇内优秀蓝莓企业家、大户、能人兼职村(社区)党组织成员,深度参与“自主经营”蓝莓产业的管理和指导。推动各村(社区)与蓝莓企业达成优先发展共识,村集体通过优先满足蓝莓企业用地用工需求,达成蓝莓企业优先优价收购村集体“自主经营”蓝莓鲜果,彻底解决了后顾之忧,实现了合作互利共赢。通过不断激发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公岭镇村级集体经济取得良好成效。2022年以来,公岭镇5个村已收回200余亩蓝莓基地经营权;2个村村和岭兴联合党委新建230亩“自主经营”蓝莓产业基地;4个村蓝莓基地正在实施建设。2022年底实现了11个村(社区)均建设50亩“自主经营”蓝莓基地的工作目标。三铺、田铺、永新、联合等村蓝莓产业纯收入超6000元/亩,带动周边500余名群众务工增收,实现“干部有为、集体增收、群众致富”。
“我们将通过自主经营模式,在有条件的村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把我镇11个村(社区)全部打造成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50万元、甚至超100万元的经济强村,走出一条发展特色产业促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陈中顺充满信心地说。(檀志扬 琚小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