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报告 话发展】平山镇: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本网讯 平山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打造“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坚持产业招商,扩大有效投资,优化生态环境,打造特色产业,积极探索乡村振兴发展之路。
位于平山镇石牛村的小龙虾交易中心,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目前2000㎡的小龙虾交易市场、500㎡的冻库、100㎡的制冰房以及附属设施相继建成,将进入验收阶段,预计2023年春季龙虾上市前投入使用。“该项目建成后,将为本镇及周边乡镇经营主体提供便捷的销售服务,并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镇内闲散劳动力就近就业,实现增收。”平山镇宣传委员操振东介绍说。
平山镇紧紧围绕“全省一流、全国先进”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目标,大力发展“种、养、加、饲、肥”五级循环农业,不断提高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大力引进农产品深加工企业,夯实乡村振兴的产业基础。平山镇党委书记何声泽表示:“我们将坚持项目为王,加大谋划储备、争取引进和推进实施力度,用大项目、好项目撬动经济发展的内在潜力。坚持双招双引,挖掘人脉资源、紧盯项目信息,盘活闲置资源,开展精准招商、产业招商;持续为企优环境,解难题、送政策,培育更多的‘四上’企业。坚持农业特色,立足省级农业示范区基础优势,大力发展稻虾产业,建设运营好稻虾繁育交易中心、服务中心、同合圩示范基地,形成规模化、品牌化。坚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因地制宜、主导特色相结合,争取2023年实现村均经营性收益超50万元。”
平山镇坚持“工作项目化、整治常态化、行动具体化”的工作思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优化生态环境,提升乡村治理效能,建设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何声泽说:“坚持河长工作项目化、山林建设特色化、环境治理长效化,推深做实河长制、林长制,优化生态环境。打造水美乡村‘钵盂湖’、院士老家程家花园,融入全域旅游规划。持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点建设,全面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深入推进‘五清一改’,改善乡村面貌。以‘司山模式’为引领,坚持‘三治’融合,推进移风易俗,实现民主法治示范村全覆盖,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平山镇坚持用工业理念发展现代农业,拓宽群众致富门路;坚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办好群众有感的民生实事。“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强动态管理和监测排查,发掘乡村资源,用好衔接资金,引导务工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坚决不出现规模性返贫致贫风险。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办理好初信初访,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实施胜天桥危桥改造,完成皖水后续治理和同合圩综合治理,加快城乡供水一体化并网供水,新改建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严把改厕质量关,将老年人助餐点、老有所学等暖民心行动办事办好,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何声泽说。
新时代、新征程。平山镇将牢记使命任务,以“勇”的态度、“狠”的劲头、“敢”的作风,开拓进取、奋勇争先,推动镇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何声泽表示:“党的二十大报告内涵丰富、思想深邃,是我们基层干部今后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把学习成效体现在经济发展、乡村振兴、民生事业等工作成效上,奋力谱写现代化美好怀宁新篇章。”(全媒体记者 朱能干 余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