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凉亭社区:抓产业强管理 助力乡村振兴

时间:2023-02-08 09:46:56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汪恒  

  本网讯 凉亭乡凉亭社区坚持党建引领,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创新思路强化管理,着力打造富裕、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

  腊月二十,凉亭社区80多位中老年村民,已在艾果蓝莓基地领到工资。在这里务工的社区居民,每年都可在家门口增加一笔可观的收入。社区居民刘松南说:“现在建立着蓝莓基地,边上的老年人每年在这里不仅能照顾家庭,还能拿5000到10000元不等的工资。”“务工人员都是当地的社区居民,一年下来给村民务工、土地流转和分红的支出八九十万吧,只要村民愿意,在家门口就能有数千到上万元的收入。”蓝莓基地负责人董治国向记者介绍道。

  聚焦产业发展,带动村民增收。近年来,凉亭社区始终坚持党建先行,结合基层党建书记项目、培强扶优和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整合各类资源,并通过村集体自主发展和引进经营主体等方式,建起了蓝莓、柑橘、金银花、茶叶等特色种植基地。与此同时,社区还选择在紫薯精深加工上下功夫,2022年,社区投资60万元新建深加工厂房,添置自动烘干等设备,招收本地居民加工生产手工粉丝。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凉亭社区党总支结合实际抓产业规划,规范社区“三资”管理,有序推进土地流转,号召村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通过参与基地建设、带头参股、自办农家乐等形式,带动村民参与产业发展。如今,凉亭社区实现了资源能升值、产业有后劲,农民可增收的喜人局面。聚力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朱子海向记者算了一笔账,“入股艾果公司建立300余亩的精品蓝莓园基地,每年能分红15万元,年生产粉丝5万斤,提高社区经济收入30余万元,社区2022年经营性收入突破50万元。”

  强化党建引领,坚持创新管理。面对社区事务多,居民诉求解决不及时的实际,凉亭社区通过完善制度建设,织密工作网格,破解基层社会治理“疑难杂症”。春节前后,在社区“百姓评理说事点”,社区党支部书记和两名村干每天都会定时接待居民,了解诉求,现场解答。社区居民杨能纯告诉记者:“多少年没回来了,因为房子问题今天到村里来反映点情况,正好有评理说事点这个平台,村里两位领导都非常重视,并进行一一解答,这让我感觉非常好。”凉亭社区“两委”经过调研论证,将社区划分为10个管理网格,按照“党支部+党员+理事会+群众”服务管理网络,助力推进乡村建设发展和基层治理。围绕产业发展、村庄建设、乡村治理、扶贫帮困、文明创建等工作,社区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经常聚在一起,共商共议,谋划发展。“趁着外出的人都回乡,社区组织我们把存在的问题处理一下,把新一年的工作一起谋划一下,统一下思想,人心齐,明年干事就方便了。”凉亭社区金花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朱金霞说。

  聚焦精准高效目标、优化管理服务,凉亭社区压实“两委”成员网格责任,发挥党员、先进分子和“五老”作用,分别建立了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赌协会、居民议事会等“四会”组织,并结合重点工作推进,依托网格化管理平台,成立相应各类理事会,健全社情民意快速反馈与联动处理机制。日渐完善的“定位网格化、内容多样化、项目精细化、服务个性化、管理信息化”的治理体系,实现了诉求早处置、矛盾不上交、乡风更文明、社会更和谐。凉亭社区党总支书记朱峻峰表示:“在社区治理过程中,我们找准“结合点”,吸纳党员、先进分子为理事会牵头人,每个理事会成员有一半以上为党员,他们始终站在议事调事的第一线,是乡村治理的“先行者”和“主力军”。以小网格构筑大平安,以小网格服务大民生,以小网格促进大发展,让社区居民有了更多的安全感和获得感。”

  坚持“党建+N”,坚守为民初心。近年来,凉亭社区紧扣重点难点,下移工作重心,持续提升乡村建设、经济发展和综合治理水平,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通过选优配强干部队伍,抓机制完善等措施,近年来,凉亭社区党建工作水平不断提升。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位于我乡第一方阵。在社会治理、乡风文明、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成绩也可圈可点,是全乡“党建+”助力乡村振兴发展的示范社区。”凉亭乡乡长张凌霞说。(全媒体记者 李根 黄陈宗聪)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