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戏乡新绿

时间:2023-03-23 09:09:26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修祥  

  本网讯 几场绵绵细雨,让青圩村种植的蔬菜经过浇灌后,长势越发良好。在菜地里,菜农陈发元一边哼着黄梅小调,一边采摘芹菜芽。

  青圩村位于石牌镇老城不到5公里的地方,蔬菜种植历史悠久,是当地有名的蔬菜种植村。今年,青圩种植2000多亩蔬菜已陆续上市。

  站在村道放眼望去,成片的温室大棚鳞次栉比,汇成一片银色海洋,颇为壮观。春日暖阳熠熠生辉,将田野里脆嫩欲滴的蔬果装点得绿意盈盈,芹菜芽、萝卜菜正在采摘上市,土豆也呼之欲出,茄子、辣椒结出了乒乓球般大小的果实,村民们忙着摘菜、打包、装车、运输,好一片兴旺富足的美好景象。

  “这几天我卖的蔬菜主要有芹菜芽、萝卜菜,再过两天我的土豆也要上市了。”菜农陈发元说道。连日来,陈发元每天下午都要采摘100多斤芹菜芽,堆在自己的脚踏车上,等到第二天凌晨四点多钟,他就早早起床开车拖着芹菜芽,去镇上蔬菜夜市售卖。“我种植了2亩多蔬菜,一年四季都有得卖。”靠着种植蔬菜,陈发元每年都有六万元以上的收入。

  眼下正是芹菜、小白菜. 包心菜、大蒜、韭菜、羊肚菌等品种蔬菜蔬菜收获上市的季节,每一天,青圩村村民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忙着摘菜、打包、装车,脸上飞扬的笑容、不断鼓起的“钱袋子”,是石牌镇蔬菜产业发展日益腾飞的最好印证。

  在石牌镇石牌镇邵塅村,心族(安徽)智慧农业芦笋种植基地,工人们正在搭建钢架温室大棚。“这一片占地168亩,总投资额2000万元,采用智能温控连栋温室及双层保温智能监测单体蔬菜钢架温室进行芦笋的智慧种植,项目旨在建设一个芦笋产学研用结合示范基地,对芦笋种植及深加工进行全方位的研究。”石牌镇镇长周阳海介绍说,项目建成后,将成为集生态化、数字化、智能化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通过科技兴农助力乡村振兴,推动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每天晚上凌晨后,在石牌镇农副产品交易市场的“蔬菜夜市”,运菜的车辆往来穿梭,菜农和菜商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处处是忙碌的身影,1.5公里长的街道两侧全是菜农和菜商,熙熙攘攘,夜如白昼。这样的“蔬菜夜市”将持续到清晨5时左右。

  石牌镇素有“戏曲之乡”之称,这里不仅是黄梅戏与徽剧的发源地,还是京剧的发祥地,历史上有“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之说。石牌镇不仅是全国有名的“黄梅戏之乡”,而且还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之乡”,蔬菜种植面积超过2万亩,每天有大量新鲜蔬菜通过线上线下销往安庆及合肥、武汉、上海等城市,日均交易额30多万元。近年来,石牌镇立足区位优势,因地适宜,推进转型升级,坚定不移发展现代农业,蔬菜产业迸发出崭新活力与勃勃生机,田园变成景观,新农村面貌喜人,“致富碗”越捧越稳。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坚实基础,我们进一步加大蔬菜产业发展力度,加强技术指导,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帮助村民增收致富,走出高效、生态、绿色的农业发展之路,助推乡村振兴深入开展。”周阳海说,我们依托正在创建的黄梅戏(乡村振兴)网红孵化平台,打造特色蔬菜展销中心,运用“传统+现代”、“线上+线下”、直播带货新模式,挖掘优质蔬菜的潜能,现场设置特色产品展示平台,实现“一站式”体验、观摩、展销。引进九个挑夫蔬菜开发有限公司发展蔬菜精深加工产业园项目,计划建造占地27亩的集蔬菜冷藏保鲜、冷链配送、精深加工于一体的综合蔬菜物流中心,进一步推动石牌蔬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土地里长出“票子”来。“菜篮子”兴旺了乡村,美丽了家园,也托起了农民的致富梦。石牌镇正阔步迈向蔬菜产业发展的新征程,绘就着土地富饶、乡村丰美、人民幸福的美好画卷。 (檀志扬)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