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改造“巴掌田” 撑起“粮袋子”

时间:2023-03-30 18:02:12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育红  

  本网讯 3月29日,在清河乡清河社区下冲组农田建设施工现场呈现出一派热闹景象,一台台挖掘机、推土机在田地里来回穿梭,轮番作业。

  “这是我们社区小田变大田项目工程。”清河社区党支部书记在现场说,这一大片有530亩,田块小而碎,易涝易旱,今年乡里将这里实施‘小田变大田’,对农户分散种植的耕地统一规划、平整,解决土地高低不平、排水不畅、灌排不配套等问题。而在不远处,一片田块已平整化一,田成方、路成网、渠相连的景象已渐露雏形。

  同样的施工场景在清河乡金桥村双凤组。“这里过去大田小土零零散散,共有上百块。”村民刘和松指着眼前的田地介绍。金桥村双凤组过去有上百块“巴掌大”的小田地,分到各家各户。有种稻谷的,有种玉米蔬菜的,但都产量低下,收益微薄。

  “我们的正在抢工期,赶进度,赶紧把这里施工好,满足春耕备耕和农业灌溉用水。”清河乡副乡长刘小松说,为确保项目能够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我们高标准、严要求指导在施工的农田建设,加快推进工程进度,力争完成既定计划,全力保证春耕生产,不耽误农时。

  今年从2月份开始,清河乡分别在金桥村、清河社区实施“小田变大田”专项行动,将各家各户分散耕种的“巴掌田”“斗笠田”集中流转,合并改造整理成大田,改造面积达1200亩。做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涝能排、旱能灌”。通过挖除田埂土垄、整合“边角料”,1200亩“巴掌田”改为连片大田后,将实现全程机械化。同时,田地改造后,农户享有承包权的土地面积不变,且租金和产量均有增加。通过“小田变大田”,不仅节约种粮大户亩均生产成本,农户也获得更多土地流转收益,种粮大户和农户实现“双赢”。

  “零星小块的农田连成了片以后,不但打破农田碎片化格局,而且推动农业产业用地规模化、集约化利用。”刘小松说,1200亩零土地整理后实现了土地小块并大块、分散变集中、零碎变连片,有效地提高了复种指数和土地产出率,平均每亩地增加产值100元,提高了农户亩均收入。(檀志扬 陈金霞)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