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有戏”石牌

时间:2023-04-11 17:53:46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首君  

  本网讯 连日来,石牌镇徽班博物馆里一片繁忙,工作人员正在加紧布置摆放相关文物展品。作为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日后它将会成为石牌镇旅游发展的“新名片”。

  石牌,旧名宜塘,又名石牌口,距今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梨园佳子弟,无石不成班。”这里说的“石”,指的就是石牌镇。

  石牌古镇始建于北宋建隆960年,素有“京黄故里,戏曲圣地”的美誉。明末清初以来,这里哺育出徽剧和全国五大地方剧种之首的黄梅戏,同时还是京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近代以来,石牌镇民间班社林立,呈现出“出门三五里,处处黄梅声”的繁荣景象,也是在全国数十万个乡镇中宝贵的文化资源。

  近年来,石牌镇这个“中国民间戏曲文化之乡”,发力打造具有戏曲特色的文化品牌,加快传承保护,坚持文化惠民,在“情韵戏乡”中,激发乡村振兴的文化自信。

  “石牌镇从2017年被确定为国家级特色小镇以来,紧紧围绕建设方案和工作目标,不断加快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石牌镇镇长周阳海介绍说,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规划面积2.18平方公里,建设用地面积1.2平方公里,项目以“诗意漫生活,戏曲达沃斯”为主题,围绕“镇区湖区双核建设,新区老区联动发展”的总体思路,着力发展戏曲文化产业,打造“中国戏曲文化的创作创新基地、戏曲人才的培养培训基地、戏曲交流的展演展示基地、戏曲艺术的评奖颁奖基地”。

  石牌戏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项目共有25个,计划投资17.43亿元。目前已完成项目15个,主要有小镇客厅、老街开发与利用、综合文化站、庆洲河综合治理、皖河大道提升工程、污水处理厂、天然气综合利用等;在建并部分完成的项目有5个,分别为徽班博物馆、庆洲河西路、县道080、博物馆及安置区周边市政道路、老街水系修复工程;其余5个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分别为徽班进京文化长廊、戏曲朝圣中心及配套商业设施、京黄大剧院、游客接待中心、戏曲文化交流中心。另外新增项目8个,主要有和春大道道排工程、新区棚户区改造工程、综合交通枢纽站、城市更新项目等,其中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已竣工,截至目前共完成投资10.78亿元。此外,计划今年完工项目7个,启动建设项目3个。“同时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会展论坛核心,拓展戏曲达沃斯主体功能,重点建设徽班博物馆、京黄大剧院、戏曲文化交流中心(国际会议中心)、东方戏曲大观园、中国地方戏曲演艺中心、戏曲达沃斯论坛永久会址等项目;镇区核心体验区坚持‘维护中保护、保护中开发’,规划面积1平方公里,重点以街巷保护及环境综合治理为重点,强化古镇戏曲文化体验功能,重点开发庆洲河两岸用地,形成古镇实景游憩、戏曲研习体验、戏曲加工服务、大师工作营、戏曲教育培训等特色组团,复兴千年古镇繁华盛景。”周阳海说。

  一个小镇因戏曲而有了不一样的气质,乡村重拾起人文历史的记忆,探寻到艺术最初的乡土情怀,乡村本身也变得更加厚重了。石牌镇着力构建“1+2+N”产业体系,即以戏曲产业为品牌,包括戏曲演艺、戏曲行头加工与博览交易、戏曲教育培训等产业,以旅游和文创产业为根本,以N 个基础产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做好“戏曲+旅游”文章,石牌地处九华山、庐山、天柱山三大名山组成的旅游“金三角”地理中心位置,临近省内外多条精品旅游线路;即使在周边,也有孔雀东南飞影视基地、“戏曲活化石”金鸡碑、海子文化园等多个文化景点可供观瞻。目前,我县已与浙江鸿艺文旅传媒集团形成战略合作协议,将以戏曲文化特色小镇为核心,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大发展,形成多产业、多片区、多业态全面发展局面,塑造石牌文化及品牌IP。做好“戏曲+物产”文章,大力发展具有绿色标识的生态农产品和石牌特色的地方工艺品加工业,做大做强以“怀宁贡糕”“龙凤贡面”为代表的地方名优食品加工业,擦亮全国“肠衣之乡”的知名品牌,带动更多的企业和群众参与其中,获取红利。做好“戏曲+服务”文章,正以戏曲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抓手,大力发展金融、信息、科技、健康、养老、商贸流通、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开始朝着戏曲、旅游、产业“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目标迈进。

  自古钟灵毓秀地,又遇文化活水来。“有戏”石牌,好戏连台。(檀志扬)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