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村焕新颜
本网讯 独具特色的青山绿水、悠久厚重的文化、绚丽多彩的故事,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孕育了优雅宜人的秀美生态环境,景色美如世外桃源。
石库村,位于安徽省怀宁县洪铺镇,距离安庆市区只有30公里。石库村因有自然村落石库嘴而得名。在狮山南侧有一长条形石矶,犹如狮子的尾巴伸到了皖河中,人称“石库嘴”。这里三面环山,植被茂盛,生生不息的长江皖河支流穿村而过。
走进石库村,沿着干净整洁的乡间小道前行,两侧的民居错落有致,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林间、路面和房顶上,乡村的午后显得格外恬静。别看这座小小村庄,在近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却留下了很多传奇的故事,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
石库嘴是一个典型的河湖并蓄,山水兼容的水乡村落。每当春回大地,辽阔的河滩立时返青,皖河就象一条银蛇逶迤于绿野之中,五颜六色的小花,一簇簇一片片围着她竞相开放;夏季汛期,皖河则被掩藏到湖水之下,烟波浩渺,湖光眏山色,碧水凭鱼跃;中秋时分,水落滩现,蒿草复出盛茂,鹭鸥翔集嬉闹;冬令时节,凛洌寒风吹草黄,鸿雁候鸟掠境忙。“春来绿草萋萋,夏至云水茫茫,秋入湿滩鹭欢,冬临寒空雁翔”的独特四时风光交替在石库嘴呈献。
站在浓淡相生的青山绿林和山地田埂中,听鸟鸣歌声宛转而清越,听皖河流水淙淙,大概这就是神仙生活吧。
石库嘴临河,自是水运之乡。皖河干流由西向东经过,穿延于湖滩中间,唯在临近石库嘴上游几百米处,好像被狮象把口所吸,几成九十度折弯向北。直插到冶塘湖口后,又似被吐出,再成九十度拐弯向东,继而紧贴着石库嘴奔流而去。因河沿临着石矶,无泥滩,且水流湍急,不淤积,是混然天成的水域码头。在石库嘴乘船,可上通九江至武汉、宜昌,下达安庆至南京、上海。在没有现代交通的年代,石库嘴成为皖西南人们通江出行和货物运输的重要码头。
听长者们的叙说,从前,从石库码头转运进出怀宁腹地乃至潜山的大量物资,要翻山越岭,只能依靠民夫用独轮车推。历经千年,在石库新安岭留下了一条石板驿道。皖河入冬水枯,唯石库码头还可通行船只,故历史上怀宁县航运站设在石库,行使内河航运、船只修造等职能。那时航运站前,夏季桅樯林立,冬日“叮咚”修造船之声不绝于耳。时光荏苒,斗转星移,石库村早已经没有了码头,但村名延续至今。
怀宁县志记载,1949年4月,二野五兵团司令员杨勇率部经洪镇渡江作战,在洪铺镇杨家大院设指挥部,在石库嘴徐传智家设前线指挥所。村民们纷纷参加支前民工队,将自家的木船、门板送给部队搭过江浮桥……书写了军民鱼水亲的光辉典范。1944年12月初,中共桐怀潜中心县委百子山区委书记姚奎甲率短枪班在洪镇狮象把口石库嘴渡口,活捉汪伪洪镇区长陈家密,在葫芦塘就地处决。
来到石库村皖河段,这里有最蓝的天、最白的云、最绿的草和最独特迷离的风景,人完全被绿色包围,心随绿动,整个湖面都被金黄和嫩绿涂染,活脱脱地美成了仙。低头看,脚下迈过湿漉漉的嫩绿,犹如踏在一条舒展的碧色地毯上。一阵微风吹过,清新的空气弥漫整个天空,闭上眼遥远却很清晰的牧歌曲调仿佛在悠扬,远处还有白鹭在翱翔,整个人融入在了蓝天碧草中,此时此刻让人早已忘记了生活的烦恼城市的喧嚣,这是一个亲近自然游玩的好地方。现在,当地对皖河石库段进行景观改造,包括围栏修砌、地面铺贴、沿线绿植美化、滨水步道与景观亭建设、打造生态风光带等,极大地提升了村庄的“颜值”,为旅游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实现“一河、一景、一品、一韵”。
一个小小的村庄承载着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气息布满了每个角落——一寸土地,一条小河,甚至在每个村民的脸上都能感受到历史文化的存在。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如今,产业经济、乡村旅游等新业态,给古老的石库村注入了发展新活力。(檀志扬 赵林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