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牌镇:“十年禁捕”守护长江生态

本网讯 石牌镇有效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工作,在实施长江流域皖河水域禁捕退捕过程中,坚持多方联动、同心同向,用实际行动守护长江生态。
如今,家住长江支流皖水河傍的石牌镇普济村村民姜敬国切身感受到皖河在悄悄地发生着新的变化。姜敬国深有感触地说:“小时候的皖河又回来了,捕鱼的不见了,河水清清,鱼儿游弋,鸟儿飞翔。”据姜敬国介绍,皖河,是长江重要支流之一,由长河、皖水、潜水三条河流在石牌镇普济村官山坝头汇聚而成,有着丰富优质的渔业资源。在过去几十年快速、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下,为获取捕捞收益,渔民不惜使用迷魂阵、滚钩等非法捕捞工具,电鱼、炸鱼、毒鱼等违法捕猎行为一时泛滥,导致水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水生生物资源严重衰退。
“资源越捕越少、生态越捕越糟、渔民越捕越穷”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自2020年1月1日起皖河如期实行十年禁渔行动。为有效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工作,石牌镇坚持有效部署,完善禁捕工作机制,成立由镇党委书记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加强皖河流域石牌段禁捕工作的组织领导。同时高位推动河湖长制,不断织紧织密河湖长制责任,全镇共设有镇村两级河湖长36名,巡湖83.983公里,真正做到各级河湖长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针对渔民整体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不高、劳动技能单一的客观现实,该镇依托沿江沿湖资源生态优势,发挥渔民水产捕捞等技能专长,发展稻鱼综合种养、池塘养鱼、水产品加工、休闲渔业等涉渔产业,增加产业就业空间。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在适宜的湖区库区统一开展生态保护修复,吸纳退捕渔民参与资源养护。充分挖掘农业生产、工程建设、企业吸纳、扶贫车间等就地就近就业渠道。对有转产就业意愿的退捕渔民,加大岗位推送、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力度,开展职业培训,提升退捕渔民就业能力,帮助他们尽快实现转产就业,确保所有上岸渔民退得出、稳得住、有保障。
为斩断捕捞野生河鲜利益链条,该镇创新人防与技防共重、专管与群管结合的长江禁捕管理机制,市场监管部门牵头加大市场清查力度,严肃查处制售非法捕捞渔具、交易非法渔获物等行为,从源头斩断地下产业链。石牌镇联合渔政执法大队、派出所等部门严厉打击非法捕捞、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违法犯罪行为,构建了从“水里”到“餐桌”的全链条监管防范网。

为让长江十年禁渔深入民心,实现“群防群治”常态化,石牌镇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妇联、团委、工会等部门组建阵容强大的志愿者队伍,不定期发放一封信、宣传单页、宣传册等向群众广泛宣传和讲解长江禁捕相关知识。与此同时,志愿者们还结合“河湖清洁月”在皖河沿线开展垃圾清理行动,用实际行动守护长江生态。(全媒体记者 朱能干 通讯员 张润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