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镇:“爱心积分超市” 换出“文明新风”

本网讯 移风易俗是乡风文明的重要实现方式,也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黄龙镇以“爱心积分”为载体,通过积分兑换商品,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在丰园村“爱心积分超市”,货架上整齐地摆放着50余种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每种物品下面都贴有“明码标分”标签。村民们正在货架前挑选需要的生活用品。“我挑个装菜的篮子,超市里都是家用的东西,像水瓶啊,什么东西都有,兑换的东西都很满意。”村民汪根兰说。
“这边的物品主要是平常大家都能用的到,比较实用又比较经济实惠的一些生活用品。我一般定期来查询一下物品的保质期,确保村民挑选的物品都在保质期内,属于合规合格的。”丰园村村委会委员黄艳介绍说。


以小积分撬动大文明,让爱心“双向循环”。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积极培育文明乡风,引导广大群众破除陈规陋习,积极参与基层事务治理,这个村通过出台爱心积分管理办法,将所有村民纳入“积分制”管理,对获得各级表彰、入伍当兵、红白喜事简办以及参与环境整治、森林防火、防汛抢险等志愿服务活动的给予相应的积分奖励。当累积到一定的积分后,村民们便可通过积分卡前往爱心超市进行兑换所需物品。
村民赵金莲告诉记者:“原来总想着我们是农村人,没有这个意识,现在每个人积极性都提高了,都想着把周边的环境搞得好好的,自己看着舒服。比如说村里搞什么活动,像森林防火、防溺水啊,我们自己只要听到了都积极去参加,尽量把村里各方面的活动搞好,这样村里才能振兴起来,让每个村民都有积极向上的精神,都想把自己的村庄装扮得像花园一样。”
小小积分,积攒“大文明”。如今,在“积分制”的激励下,正悄然改变村民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这个村的村容村貌和基层治理工作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村民自觉参与乡村建设治理中, 把“村里事”变成“家里事”,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
“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促新风。通过积分管理制度的实行,不仅调动了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培养了村民良好的文明习惯,营造了邻里互帮互助的良好氛围,还激发了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的热情。下一步,我们还要不断创新方式方法,不断丰富‘积分制’的内涵,大力营造关心、支持、参与乡村建设的浓厚氛围,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黄龙镇副镇长刘龙表示。(全媒体记者 王成杰 实习生 张雯 陈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