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育秧”出好苗保丰收
本网讯 眼下,正是早稻育秧的黄金时节。分盘、覆底土、淋水、播种、盖土、叠盘、码垛、送到暗化室……走进月山镇大桥村和庆家庭农场育秧中心,一批现代化设备映入眼帘,农场主刘和庆和几名工人在全流程智能化育秧流水线旁抓紧生产。
俗话说,秧好半年禾。“育秧中心分为播种流水线、营养土制作存储区、种子处理区、秧盘堆放区、智能育秧暗化室、辅助功能区等区域,控制系统与手机联通,育秧数据随时可查。”刘和庆说,他所管理的3000多亩土地,已经实现了从种到收的全程机械化,“良种、良机、良法、良田、良制”的深度融合让种田越来越轻松。
“全自动的生产育秧流水线只需要几个人操作。”刘和庆表示,智能化育秧,秧苗生长条件随时可控,成活率超98%,品质也好。一粒种子从浸种催芽室出来,送到育秧流水线上育秧盘,再经过暗化室催芽、大棚培育,直到长成可移栽的秧苗,比传统育秧提前10天,还不受天气影响,无论是效率上还是在育秧质量上,比往年都有了明显提高,今年我准备种植1000亩再生稻,二茬产量一亩可以多产100公斤左右。
今年50岁的刘和庆,从2003年开始回乡种田,从小打小闹的十几亩,到如今流转土地3800亩,已成为当地名声在外的种粮大户。从当初入手第一台旋耕机到现在,他的家庭农场已拥有大型收割机、耕田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总额超200万元的专业农机。
随着气温逐渐回暖,又到了春耕备耕的关键时节。今年春耕备耕一开始,刘和庆提前购买了8000斤优质水稻种和69吨化肥。“农民种粮年年能赚钱,全靠党的好政策。种粮虽然辛苦,有忙碌,就有丰收,值得。”刘和庆说。(檀志扬 朱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