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正当时·和美乡村建设】黄墩镇:绣出和美乡村新画卷
本网讯 黄墩镇深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产业赋能”为抓手,聚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从人居环境“焕新”到产业生态“造血”,以“绣花功夫”勾勒乡村振兴的实景画卷。
盛夏时节,走进黄墩镇岭北行政村新塘中心村,村民们正忙着用竹篱笆、青砖围砌起门前的小菜园。曾经杂草丛生的闲置空地,如今被规划成整齐美观的“微菜园”,红薯、辣椒等瓜果蔬菜长势正旺。村民郑之准回忆道:“每家每户的菜园,原来就是很乱的,现在用围栏砌起来,看起来也舒服一点。”
岭北新塘中心村面积有110亩,内有4个自然村庄105户居民。2024年,黄墩镇将新塘中心村申报为省级和美乡村建设点,建设主要内容为村庄闲置场地清除杂草、杂树,庭院环境整治提升,无功能房屋拆除,改水改厕,砖砌排水沟,污水处理,道路、人行道硬化,绿化、亮化,新建生态停车场等,现在正在收尾阶段。
乡村要振兴,环境是底色。黄墩镇岭北村广泛发动群众参与,让群众成为人居环境整治的“主角”、和美乡村的建设者与维护者,全方位提升美丽乡村“颜值”。由村“两委”干部牵头成立理事会,四个小组组长带头,以他们先做表率,再动员群众。村“两委”干部全程跟踪、全程参与,只要遇到一点点小问题小矛盾小纠纷,就及时化解。“早晚散散步,看着挺舒适的,路两旁绿化搞得挺好,农村的环境比以前好多了,翻好多倍。像我们这旁边建了大棚,现在老百姓没事都可以去干活,增加各个农民家庭的收入。”村民郑之准细数着这些变化。
乡村振兴靠产业,产业发展靠特色。黄墩镇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关键,以“兴产业”全力夯实和美乡村的“硬实力”。岭北村依托安徽农业大学试验站建设的110亩蔬菜大棚、300亩粮油生产基地、80亩蓝莓基地等,形成了多元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布局。黄墩镇岭北村党总支副书记郑久华说:“和美乡村建设首先让我们老百姓人居环境提升了,老百姓生活舒适了,周边的产业也让我们老百姓富裕起来了,有事干。留守在家的老人,没事做的一天几十块钱务工做到的。”
近年来,黄墩镇深挖乡村生态与文化资源,以蓝莓采摘、田园民宿、农耕体验等特色旅游为抓手,持续擦亮和美乡村“金字招牌”,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内涵”。黄墩镇人居办主任江品华表示:“目前全镇12个村已建成9个省级和美乡村,后期我们每年争取建成1个省级和美乡村,建设中,从群众最关心的小事抓起,利用乡村美景发展蓝莓采摘、民宿旅游,让乡村环境更优、产业更强、乡风更淳,真正让和美乡村成为村民的幸福家园。”(全媒体记者 包俊根 通讯员 胡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