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线记者行】石镜乡邓林村:“手工DIY”秀出“美丽村庄”
本网讯 将竹片编织成路边菜园篱笆、艺术作品;将老宅青瓦片作庭院围墙装饰;将废旧轮胎打造创意花坛;将闲置农具组合起来打造独特景点……花小钱,少花钱,做成事,在汗水与智慧的共同见证下,逐步将昔日“脏乱差”的村庄环境变成“花园式”风景。
石镜乡邓林村老屋点在人居环境整治中,摒弃大拆大建,坚持就地取材,就势造景、变废为宝的原则,利用山上竹林多、草皮多的优势,发动村民对竹片、草皮、旧砖头、石槽、废弃轮胎、木料等物件进行再利用,动员村干和群众来了一场人居环境手工DIY。
邓林村老屋点四面环山,风景秀丽,环境优美,但村里没有富余的资金能够投入人居环境整治中,怎么办?“我们老屋点别的不多,就数竹子、草皮和农村旧物件最多。”邓林村党支部书记刘书生建议,利用自然资源装点出一个“和美乡村”。
刘书生的想法很快得到了村民一致认可,“我家竹林随便村里砍”“我家旧物件看上就拿去”“人居环境整治是件利民的大好事,作为老党员我们带头积极支持”……干部群众联手上山砍下了一支支毛竹,挖来一块块草皮,收来一件件旧物件,以较低的成本备齐了装饰家园的各种物资。
“我们充分利用村庄现有的物品,通过稍加改造,形成一件件精良的‘艺术品’,既有特色,又省钱。”刘书生介绍说,老屋点人居环境整治按照预算至少需要30多万元,但是我们用“土方法”,只花费不到4万元,不仅节约了开支,而且使村庄更有特色,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光。
“你看,这个好看吧?这些竹片都是我们从山上砍来自己动手制作的,没花一分钱。”村民刘钱送骄傲地说。在村庄一处墙壁上,由一片片竹子手工做成的“槐树下话新风”展示栏别具一格。在村庄,不少“旧物件”经过干部群众的巧手,变成了一处处“新风景”。“真没想到,农村破旧危房拆下来的陈砖、旧瓦等建筑垃圾还能派上大用场,用它砌成的围墙、护栏、花圃,既坚固耐用、又古朴大方。”村民刘小华高兴地说。
邓林村老屋点在村庄整体风貌塑造中,还注重与村外的田园、山林景观进行互动,采取因户制宜、就地取材、变废为宝,就势造景等方式,充分利用本土树种、绿植,把村头村尾、房前屋后变成果园、菜园、乐园,这样“既让群众享受了城里人的环境,又保留了农村的风格”。看着利用竹子、草皮和废弃的建筑材料建成的农村特色景观,吸引来一批批城里的游客,村民们都觉得物尽其用、物有所值。(檀志扬 杨振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