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多举措汇聚人才 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本网讯 人才兴则事业兴,人才强则县域强。近年来,我县始终将人才工作置于重要位置,积极践行“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以“引才”“育才”“留才”为核心抓手,全方位推进人才队伍建设,让各类人才在怀宁这片热土上展现风采,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动能”。
精准引才,打造“强磁场”。坚定将人才引领发展确立为战略核心,把人才工作深度融入全县发展大局,构建起“上下联动、左右协同”的工作体系。通过政策宣讲会、新媒体推送等方式,让“尊重人才、渴求人才”的理念深入人心,在全县凝聚起“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共识,为人才工作开展筑牢了坚实基础。秉持“按需引进、精准引进”原则,围绕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及加工、装备制造、绿色食品和全域旅游“3+1”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招才引智活动。近年来,已组织“招才引智”校园行、“组织部部长高校行”等系列活动17余场,50余家县内重点企业走进高校,引进2500余名大专以上高校毕业生来怀就业创业。在精准引才渠道拓展上,一方面主动与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合作,成立人才协同引育基地和怀宁县人才工作站,既为企业引进了急需人才,也推动了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开展跨省劳务协作,组织县内重点企业赴云南、贵州、山西等地招工引才,签订劳务协作协议,有效缓解了企业用工问题,保障企业生产经营。
用心育才,搭建“主阵地”。聚焦提升技能人才队伍专业素养,构建起“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立体化培养体系,积极开展企业岗位技能提升培训,依托县职教中心、宏达技工学校等社评机构,企业结合自身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着力构建“培育+评价”人才队伍建设新模式,开设电工、钳工、保育师等实用技能培训课程。为进一步激发创新创业活力,组织45名企业家代表参加了在浙江大学举办的怀宁县汽车零部件产业暨“创二代”(青年企业家)创业特训营;组织参加了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安徽省选拔赛暨第三届创业安徽大赛省内赛区选拔赛,通过“以赛促培、以赛促训”,拓宽了人才视野与思路,一批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等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近年来,已举办技能提升培训班25期,培训1047人次,累计新增技能人才2051人,其中高技能人才1742人。
服务留才,培育“强引擎”。坚持以最大诚意聚才、以最优服务留才,全力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建立了人才服务“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一站式”服务,大力实施“宜城优才卡”政策,认定服务1373人,解决人才在住房、子女入学、家属就业、交通出行、文化旅游、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通过开展人才满意度调查、举办人才交流活动,及时了解人才需求,持续优化服务内容与方式,让人才在怀宁有归属感。积极落实人才激励政策,近年来,共发放菁英学子生活补贴340.25万元,惠及博士3人、硕士31人、本科291人、专科286人;发放就业见习生活补助612.66万元,惠及556人次;发放高校毕业生岗位和社保补贴276.62万元,惠及39人;发放高校毕业生一次性就业补贴12.3万元,惠及41人。
下一步,县人社局将持续深耕人才工作,让更多人才汇聚怀宁、扎根怀宁,共同书写县域发展新篇章,为怀宁县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人才保障。(通讯员 刘志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