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琚老工作室”为村民“解疙瘩”
本网讯 金拱镇高湖村村民彭某和汪某是邻居,彭某家一颗老树枝繁叶茂,长到了汪某的屋顶上,影响到房子的采光和安全,强烈要求砍伐掉,但彭某不同意,两家互不相让,矛盾积怨已久。74岁的琚宜谋经过多次上门耐心调解,彭某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同意将老树砍伐掉,矛盾纠纷得到化解。
“夏天到了,要谨防溺水,不能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刚刚立夏,76岁的琚龙杰只要有空,就到各家各户去叮嘱家长和孩子防溺水。“我是个退休的老同志,有责任、有义务来宣传,传播正能量,尽自己一份微薄之力。”琚龙杰说。
琚宜谋、琚龙杰是金拱镇高湖村关工委成员,也是高湖村“老琚工作室”的成员。2024年6月份,高湖村看到两名琚老平时都是热心肠、做事认真,工作负责,于是专门成立“琚老工作室”。琚老利用他们自身优势和在村民中的威望,在政策宣传、产业发展、矛盾纠纷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成了村“两委”各项工作开展的“左膀右臂”。
去年下半年,高湖村下冲组两户人家因建房引起矛盾纠纷,闹得不可开交,他们就到村里找“琚老工作室”调解。琚宜谋、琚龙杰亲自到实地了解具体情况,并找到当事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告诉他们,大家都是邻居,抬头不见低头见,希望相互体谅。在做了大量的工作之后,最终在琚老的劝说下,一场矛盾纠纷得以化解,双方握手言和,笑容代替了愁容,一切又恢复了和谐。
高湖村杨湾组两村民因修路时就土地权属发生纠纷,双方剑拔弩张,“琚老”见状,主动发挥自己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从邻里和睦角度出发,向当事双方讲解“六尺巷”的典故,并结合法律、亲情、道德的力量,最终双方握手言和,道路也成功拓宽浇上了水泥路面。
去年下半年,高湖村作为金拱镇首个土地二轮延包试点村,不仅时间紧,任务重,开始部分群众不理解,工作一度进展缓慢。琚老得知后,主动分担工作任务,挨家挨户上门宣传法律法规以及土地二轮延包政策,不厌其烦地给群众答疑解惑,最终高湖村的二轮延包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琚老工作室’既给我们圆满解决了问题,又解开了心中的疙瘩。”提起琚老成功帮助解决邻里矛盾,村民们连连称赞。
一年来,“琚老工作室”从农村风俗的“老理”出发,用老百姓的“土法”,从感情、亲情、乡情入手,打好法律法规牌,解决老百姓的“烦心事”,做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成功化解婚姻家庭、邻里琐事、环境整治、土地权属等各类矛盾纠纷50余起,调处成功率达 100%。
“调解的是纠纷,理顺的是民心,带来的是和谐。高湖村充分利用‘老琚工作室’,将矛盾纠纷化解在第一线,凝聚起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走出了一条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金拱镇关工委主任丁士明说。(檀志扬 丁浩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