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线记者行】怀宁:以“三源”织网 抗旱保收
本网讯 7月以来,我县降水量骤减七成。面对当前旱情,我县迅速启动“拦河蓄水、田头井水、智能节灌”三大水源工程,织密立体抗旱网,确保85%农田“有水喝、喝好水”。
在黄龙镇双河口,新筑拦河堰横卧碧波,159万方清水沿干渠奔涌。烈日下的4万亩稻田青浪翻滚,告别“望天收”。黄龙镇副镇长张炜介绍道:“自旱情出现以来,我们迅速启动双河口拦河堰蓄水功能,蓄水库容达159万方,有效解决了周边4万余亩农田的灌溉水源问题。”
黄龙镇田头,种粮大户汪干俯身探渠,河水汩汩入田;秧苗得水,叶展如掌。汪干感慨道:“在以前遇到干旱时,我们要到处找水。现在河堰建好后,水直接引到田间地头,粮食生产有保障了,再也不怕干旱了。”
在秀山乡,种粮大户吴文兵拧开政府补贴的田头井阀门,泉水涓涓,旱田“解渴”。“有了田头井,我们种地更有底气了,再也不用为缺水发愁。”吴文兵说。
据了解,目前,全县已布设24套移动泵站,累计为农户省下近百万元抽水成本。
在公岭镇五岭村蓝莓基地,智能灌溉系统轻松运转。公岭镇五岭村党支部书记丁伯林指尖轻点手机,千亩蓝莓“精准饮水”。丁伯林向记者介绍道:“这套系统能精确控制每棵蓝莓的‘饮水量’,相比传统灌溉节水40%,节能降耗15%以上。今年项目实施后,能确保在极端干旱天气下,保障全村3000多亩良田和1500多亩蓝莓的灌溉用水。”
据了解,今年以来,全县累计投入500余万元,9.5万亩蓝莓实现智能灌溉全覆盖。县水利部门同步把98座水库、河湖塘坝纳入“一张图”监测,日会商、夜调度,旱情数据每日一更新。
县水利局水旱灾害防御股股长丁士礼说:“通过科学调度,目前我县65万亩在田作物已有85%得到水源保障。下一步,我们将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加大工程调度力度,开源节流,确保将旱灾影响降到最低。”(全媒体记者 朱能干 王桂珍 通讯员 何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