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走进一线记者行】石牌镇普济村:智慧田园好图景 蔬果丰收采摘忙

时间:2025-07-28 10:14:42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首君  

IMG_6987_副本.jpg

  本网讯 7月25日,在石牌镇普济村蔬果采摘智慧田园的大棚里,蔬果飘香,不少来自安庆市、望江县、太湖县等地的游客慕名前来打卡采摘新鲜蔬果。掀开保温帘,一股带着瓜叶清甜的潮热扑面而来——一人高的藤蔓间,碧莹莹的“翠玉”黄瓜垂挂如瀑。

  普济村把“小蔬园”办成“大民生”,托举“皖美消费”梦想,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开摘喽!”李婶一声吆喝,十几位头戴碎花遮阳帽的农妇鱼贯而入。她们左手托瓜、右手掐蒂,“咔嚓”一声,脆生生的黄瓜落进臂弯,尾端还挂着嫩黄小花。不到半小时,塑料筐便堆成嫩绿小山,淡淡瓜香混着泥土味在棚里打着旋儿。“这茬黄瓜长得真好,个儿大水分足。”她一边用毛巾擦汗,一边把黄瓜放进塑料筐里,“这批黄瓜一会就要送到县城超市去,大家就爱吃这新鲜味儿。”装满的塑料筐整齐地送往蔬菜分拣中心,层层选拔、不断闯关。第一关“选美”,品相差的被“淘汰”;第二关“体检”,电子秤称出体重;第三关“沐浴”,工人们用清水给它们清洁后,颜色更加诱人;第四关“穿衣”,泡沫网套“嗖”地滑过,黄瓜穿上“白西装”更显俊秀。

  “旱地黄瓜,又大又甜,快快下单,都是现采现发的,新鲜无公害,喜欢的就点击小黄车一号链接吧”。00后村党总支书记助理小马在直播里卖力吆喝,弹幕不时飘过,“这是什么品种的黄瓜?”“这个基地在哪?多少钱采摘一次啊?”之类的问题,小马一一解答,“这是旱地黄瓜、水分足、个儿头大,最适合三伏天吃了,不脆不要钱!”“我们的采摘园在怀宁县石牌镇普济村,就在212省道旁边,您从县里来,一个小时车程,很方便的,您来了不光可以采摘蔬果,还可以打卡普济村的荷花塘,120亩的荷花开得正艳儿呢”。普济村善用新媒体力量,组织开展特色农产品直播推广。同时在品牌建设上苦练内功,成功培育2家认证主体,注册了17个特色商标,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县级展销会。推进石牌蔬菜品牌影响力与市场价值实现双提升。与此同时,村里大力推行“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村民以土地、资金入股产业园,享受“按股分红+保底收益”的双重保障,引得一批“新农人”的回归。

  “滴,滴”,大棚外,即将发往长三角的冷链车已经到了门口,村民们不敢耽误,赶忙将成箱的黄瓜搬进车里,再细心地覆上一层保温毯。待装载完毕后,司机师傅按了声喇叭,载着满车的新鲜黄瓜驶离村口,不久,这些贴着“普济”标识的精品蔬菜,将出现在长三角地区千家万户的餐桌上。

  “这批黄瓜摘完以后,旁边芋头也快成熟了,新鲜的芋头经过蒸煮后,香甜可口。”“还有圣女果不到两个月也可以采摘了,我们种了红圣女果、黄圣女果、千禧圣女果,个头大,品相好,清甜爽口,国庆节前后进入采摘期,大家不仅可以来采摘,还可以到镇上的老街、徽班博物馆逛逛,拍拍照。过去我们都是在家里种蔬菜,收入又不高,没有人来收,种蔬菜的人价格也提不高。现在全村一起种蔬菜,面积扩大了,收入很好,日子越过越美了。”普济村党支部书记产校军骄傲地说道。

  普济村的蔬菜产业发展方向,就在田间地头的一次次激烈讨论中逐渐清晰,那就是集中资源,聚焦芦笋、圣女果两大高附加值品种,走“主导+多元”的特色精品路线。更关键的是创新组织模式,推行“党支部+党员示范岗”,让党员种植大户与普通农户“结对子”。党员先趟路、先试种,成功了再手把手地教给乡亲们。如今,传统的农耕场景已被颠覆:智能温室里,传感器实时监测着芦笋生长的温湿度环境;农残检测实验室内,技术人员正对即将上市的辣椒进行严格质检。村里还积极对接镇里引入专业技术团队,为产业植入“智慧芯”。

  据了解,普济村蔬果采摘智慧田园2023年投资建设,项目总投资约202.1万元,2024年产值达80万元,全年带动村民就业1500多人次,发放工资11万元。从组织引领破局,科技深度赋能,到品牌价值跃升。普济村坚持以党建为红色引擎,驱动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昔日的零散“菜园子”,成功蝶变为富民强村的“聚宝盆”。(檀志扬 叶梓建)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