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怀宁:老有颐养 幼有善育

时间:2025-11-25 16:54:20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修祥  

  本网讯“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系着朝阳,是牵动千家万户的重大民生事项。近年来,我县聚焦“一老一小”特殊群体,坚持以服务“一老一小”需求为导向,精准施策,靶向发力,全力托举“老有颐养、幼有善育”幸福图景,用心用情守护“朝夕”美好,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有颐养,绘就最美“夕阳红”

  近日,腊树镇养老服务中心暖意融融。医护人员正细致为老人测血压、查血糖,心电图、B超等检查有序开展;志愿者穿梭其间,搀扶行动不便的老人,耐心讲解保健知识,手把手教老人合理膳食。老人们围坐一旁,认真聆听、咨询,脸上满是笑容,连连称赞:“不出门就享贴心服务,太暖心了!”现场温情涌动,尽显尊老爱老真情。

  我县出台《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政策文件,将养老服务纳入民生实事,县本级留成福彩公益金55%以上用于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全县备案养老机构30家,其中公办养老机构3家,公建民营或合资共建养老机构17家,社会办养老机构10家,运营总床位4486张,护理型床位占比60%;建成县级养老服务指导中心1家、乡镇指导中心19家、社区服务中心(站)8家(覆盖率100%),村级居家养老站163家(覆盖率70%)。2022年以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为2784名低收入困难老人提供服务,累计完成电话探访126194人次、上门探访61928人次、上门服务180498人次。2021年以来为625户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实施适老化改造,投入资金312.5万元,制定52项改造参考清单。促进医养融合,2家养老机构内设医务室,其余均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合作协议,创建1家市级、2家省级医养结合示范机构。2021年以来累计发放高龄津贴3224.67万元、特困供养机构补助782.73万元、社会办养老机构运营补贴73522万元。花车村、社塘岭村荣获“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京安江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县中医医院获得省级“敬老文明号”荣誉称号;2人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模范人物。”

  幼有所护,点燃多彩“少年梦”

  在石牌镇彭新村,14岁的女生小潘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她的父母常年在浙江务工,一年难得回家一次。这个正处于青春期的女孩,内心敏感,渴望陪伴。为了让她感受到家的温暖和社会的关怀,石牌镇联合相关村开展了一系列精准的关爱行动,为和小潘一样的留守儿童们撑起了一片爱的蓝天,让远离父母的孩子“心有人爱、身有人护、难有人帮”。村“两委”实地走访后了解小潘的家庭基本情况、学业表现,更关注她的心理健康状态和个性化需求。村里一位富有爱心和耐心的女支委与小潘成功结对,成为了她的“知心姐姐”。耐心倾听她在学校的趣事和烦恼,像大姐姐一样关心她的生活起居和情绪变化,引导她正确面对青春期困惑。同时,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活动,邀请小潘参与课外阅读,帮助她融入集体,拓展视野,培养乐观开朗的性格。在村“两委”的关爱下,小潘的笑容更加绽放,性格变得更加开朗。

  近年来,我县集中养育孤儿保障标准提至1710元/月、人,社会散居孤儿提至1300元/月、人;2021年以来新增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222人、核退129人,现有保障对象313人,累计发放生活保障金1852.62万元。落实“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工程,发放助学金93.6万元,启动“怀爱童行”等关爱服务项目,累计开展关爱服务7000余人次,投入资金65.5万元。

  此外,县民政、妇联、团县委、科协、教育等部门还围绕青少年建设需要,积极推进青少年体验空间改造,在镇、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青少年专属阵地,打造妇女儿童之家、科普示范基地等功能活动室。持续加强家、校、村联动,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律知识普及、爱国主义教育、亲子趣味研学等系列活动。建立由民政、妇联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关爱服务队,整合上级部门资源和发挥全县乡镇站所优势,对辖区内留守儿童进行关心关爱,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檀志扬)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