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拱镇政协联络组:巧用“六尺巷工作法” 化解基层矛盾促和谐
本网讯 金拱镇政协联络组积极探寻基层治理全新模式,将“六尺巷工作法”深度嵌入日常工作之中,今年以来成功化解多起基层矛盾纠纷,赢得了群众的广泛好评与赞誉。
“六尺巷工作法”源自“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六尺巷典故,蕴含着谦和礼让、互谅互让的深厚文化内涵。金拱镇政协联络组把这一传统文化精髓运用到基层矛盾调解工作中,构建起“党建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的“五治融合”基层治理体系,形成了具有鲜明金拱特色的基层治理工作方法。通过建立“群众说事、网格管事、多元解事、民主评事”四项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化解由“被动应对”向“主动治理”转变,全力达成“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治理目标。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金拱镇政协联络组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基层,悉心倾听群众诉求。今年4月,黄马村洪庄组的两名村民因一块宅基地的归属权问题发生激烈争执,矛盾一触即发。金拱镇政协联络组获悉情况后,迅速帮助黄马村协调镇司法所、矛调中心、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资规所等部门,并组建工作专班,将矛盾双方邀请至争议地界。调解过程中,工作专班不仅从法律层面清晰梳理土地权属问题,还巧妙运用“六尺巷”的故事,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引导双方换位思考、互相礼让。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协议,成功化解了这场原本可能对簿公堂的纠纷。
为确保“六尺巷工作法”能够长效、常态运行,金拱镇政协联络组充分发挥镇级“五老”队伍的作用。这些人员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独特优势,深入邻里之间,及时发现并化解各类矛盾隐患。仅2024年,他们就参与调解矛盾纠纷6件,成功化解陈年积案2件,成为群众心中名副其实“家门口的和事佬”。
此外,金拱镇政协联络组积极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的大调解格局,成立专业性调解委员会,引入司法、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等专业力量参与调解,为矛盾纠纷化解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有力支持。金拱镇政协联络组组长陈宁娟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化“六尺巷工作法”的内涵,把这一工作法拓展至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更多领域,打造“矛盾调解+政策宣传+民生服务”综合体,持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为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贡献政协智慧与力量。(通讯员 王梦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