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乡镇联播 > 正文

江镇镇:夜话绘就“法治同心圆”特色普法 赋能乡村振兴

时间:2025-11-13 15:30:52   稿件来源: 怀宁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邓修祥  

  本网讯 没有高悬的横幅,没有刻板的讲台,江镇司法所工作人员、人民调解员、村居“法律明白人”与村民们围坐一圈,一杯热茶、几句乡音,一场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夜话”话普法活动如约而至。

  打造话本,让普法内容贴心又对味。江镇司法所深耕“特色化”定位,量身定制三大“夜话话本”。针对种植养殖专业村,推出“产业法治夜话”,聚焦农产品购销合同、知识产权保护、环境污染责任等领域,邀请农业站工作人员联合答疑;与派出所民警一起面向老年人口集中村,开设“银发守护夜话”,通过“养老诈骗套路”案例,手把手教老人识别虚假宣传、防范电信诈骗;针对青壮年务工群体,打造“务工维权夜话”,结合节后返工热点,详解劳动合同签订、欠薪维权、工伤保险等实用知识。

  创新话术,让法律条文活起来。“大家看这个道具——这瓶‘特效保健品’,号称能治百病,其实就是普通食品,推销人员说‘包治百病’就是违法的!”为打破“照本宣科”的枯燥感,江镇司法所创新“沉浸式+互动式”普法“话术”。邀请村民讲述身边的纠纷案例,工作人员现场“以案释法”,用“家常理”解读“法律条”;邀请熟悉本地方言的老干部、老党员加入普法队伍中来,用“土话”“俗语”解读法律知识,让老年村民听得懂、记得牢。

  延伸话效,让普法平台解纷又暖心。“夜话不只是‘说话’,更要‘解事’!”江镇司法所负责人介绍。村民提出的邻里宅基地纠纷、赡养矛盾等问题,能当场调解的立即组织双方沟通,现场化解;复杂疑难问题由工作人员详细记录,联合村“两委”、人民调解员形成“问题清单+解决方案”,明确时限跟踪督办;针对外籍新娘、行动不便的老人、残疾人等群体,开展“上门夜话”,把法治服务送到家门口。此外,司法所还依托“夜话”建立“法律明白人”培养机制,让“夜话”结束后仍有“法治带头人”持续传递法律温度。截至目前,江镇司法所联合各部门到村开展乡村夜话普法活动15场,收集民生诉求10余条,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次。

  一场场特色“乡村夜话”,恰似一颗颗法治种子,在乡村的夜色中落地生根。下一步,江镇司法所将不断丰富“夜话”形式与内容,让法治宣传从“单向输出”变为“双向互动”,让法治清风持续浸润乡村沃土,为建设平安法治乡村、赋能乡村振兴筑牢坚实的法治根基。(通讯员  程子银)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