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时政要闻 > 正文

【和“宁”一起拼经济】怀宁: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加速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时间:2025-09-09 11:19:47   稿件来源: 怀宁新闻网   编辑:聂韦霖  

  本网讯 近年来,我县以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效能的提升,通过政策引导、平台搭建、金融赋能和人才支撑,引导创新资源要素向企业集聚,推动科技成果向新质生产力持续转化,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9月8日,在县经开区钦丰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工人正在各自的岗位上进行着数控加工、组装、压力测试、包装等操作,车间内一派繁忙景象。据该公司生产总监冉啟国介绍,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北美洲、非洲一些地方,今年的产量已经有5万只左右,计划今年的产值是1.3个亿。

  据了解,钦丰科技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工贸于一体的高端高洁净卫生级阀门管件及管路系统制造企业。2019年入驻县工业园以来,该公司先后研发推出一系列革新性产品,涵盖各式高洁净球阀、蝶阀、隔膜阀、换向阀等卫生级阀门管件,广泛应用于食品、制药、精细化工、半导体等领域。“传统的蝶阀是四个螺旋连接,有漏的风险,而我们现在设计的这款,无焊接的蝶阀,在防泄漏中液冷渗透率相当高,保证十年以上无泄漏的风险。”冉啟国自豪地说道。

  今年3月,钦丰科技与安庆师范大学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设立钦丰科技教授博士工作站、安庆师范大学生就业基地,就“波纹管结构优化与生产工艺规程研究”项目达成合作。钦丰科技(安徽)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监储志锋坦言:“过去我们的波纹管加工存在标准化流程不足、质量控制体系不完善等效率低问题,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不佳。博士团队通过仿真模拟,分析波纹管的内径、壁厚等关键参数对其应力分布、变形特征及流动特性规律的影响,建立全流程标准化流程规范、操作规范。”

  但是,从概念到市场,科技成果转化涉足重重“险滩”,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难以跨越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之间的巨大鸿沟。高校与企业在产学研合作中模式单一、科研资源共享水平较低等问题仍然存在。储志锋告诉记者:“目前,我们的研发团队在实验室居多,而科技转化过程中企业需要既懂技术、又懂市场、还懂管理和知识产权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这类人才极度稀缺,且培养成本高。”

  由于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具有流程长、环节多、利益相关方复杂等特点,融资难、宣传推广力度不够等因素也成为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掣肘。储志锋说:“目前我们有这些科技的成果,需要转化到市场,需要引进更多的先进的设备,需要有资金的融资来扩大规模,降低它的成本。第二个部分就是目前我们的科技成果,很多公司需要找到这种先进的产品,但是他们又不知道我们在生产高端的这种波纹管,需要有一种桥梁,就是我们的产品,或者在杂志上,或者让这国内的大型公司,知道我们国产这种波纹管做的也非常的好。”对此,县经开区企业服务部主管胡杨生表示:“针对企业,我们将企业反映的问题汇总梳理,建立‘清单式’服务体系,从强化创新主体培育、完善科技金融体系、构建人才引育新生态、提升平台载体功能等方面提出具体对策建议,让为企服务更精准、成效更实在。”

  2024年以来,我县聚焦本县主导产业发展,先后与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高校签订校地合作、校企合作协议,与安徽工程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高校成立人才协同引育基地,鼓励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助力产业结构优化和企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县已有高新技术企业94 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43家,176家企业提交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评价,2025上半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归集总量居安庆市第一方阵。(全媒体记者 余涛 通讯员 张健健 孙新月)

最新更新

快速关注

  • 独秀怀宁APP

  • 独秀怀宁公众号

  • 怀宁融媒视频号

  • 独秀怀宁抖音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