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河镇:再生稻头茬抢“鲜”丰收
本网讯 立秋时节,当大部分中稻尚在孕穗期,高河镇的再生稻田已率先迎来头季丰收。蓝天白云下,连片的稻田金浪翻滚,稻香四溢。在高河镇南圩的再生稻种植片,数台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田间,吞吐之间,饱满的稻谷尽收“囊”中,粉碎的秸秆均匀还田,呈现出一派现代化农业丰收景象。
再生稻是一种高效的水稻种植模式。它在头季水稻收割后,利用保留的稻桩腋芽重新发苗、抽穗,实现“一种两收”。这种模式具有省种、省工、节肥、节水等显著优势,两季合计亩产能突破1000公斤,有效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新途径。
“今年我种了750亩再生稻,从育秧、插秧、田间管护到收割,全程实现了机械化,大大减少了人工投入,也确保了产量稳定。”高河镇种粮大户操云生欣喜地介绍,“有了现代农机装备的加持,再加上农技专家的精心指导,今年头季亩产可达1500斤左右。”这一成果的取得,是科技对传统农事的深刻赋能。
为保障粮食稳产高产,高河镇农技人员不惧酷暑,深入田间地头,通过“三个精准”为再生稻丰收保驾护航:一是精准监测,定期巡查稻株长势,动态掌握病虫害发生情况;二是精准施策,聚焦再生稻生产关键环节,重点抓好品种选择、水肥调控、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机收留桩高度控制等,强化关键技术落实;三是精准指导,针对不同田块特点,为种植户提供“一对一”田间管理方案,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据高河镇农业农村发展中心负责人介绍,下一步将重点加强头茬稻收割后的田间管理指导,为第二茬丰收筑牢根基。同时,稳步扩大再生稻种植规模,深挖再生稻大面积单产提升潜力,努力实现粮食种植面积和总产量的双增长,持续提升农户的种粮效益。(通讯员 戴舒笙 郑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