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线记者行】雷埠乡:桃香飘满增收路
本网讯 春日赏鲜花,夏秋收蜜果。盛夏八月,雷埠乡曙光村迎庆桃迎来了丰收。
走进桃园,只见一棵棵桃树枝繁叶茂,一个个又大又圆的桃子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果农们正忙着采摘、运送、分拣、装箱,销往城里,尽管已经大汗淋漓,却丝毫掩盖不住其丰收的喜悦。慕名而来的游客与客商穿梭其间,奏响了乡村振兴的田园交响曲。
如今,迎庆桃已成为曙光村的一大特色产业,通过发展迎庆桃种植,盘活了土地资源、提供了就业岗位,吸引了周边村民就近就业,带来了致富新希望。“我们经常来这里帮忙,来这个园里干活,一般就是收果、除草,一年下来大概有一万块钱的收入。”村民韩结民说。
近年来,曙光村聚焦产业兴旺,立足乡土实际,大力发展迎庆桃生态经济,走绿色发展之路,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助推乡村振兴。该村还将生态观光旅游和农业发展融合,打造“果香、景美、人和”的生态田园、和美乡村。目前一个集精品桃种植、桃文化演绎、带动村民增收、休闲观光旅游为一体的迎庆桃基地,正在曙光村慢慢形成。
“种植过程中我们全部采用有机肥,有机肥种植的桃子吃起来更加鲜甜,我们还采用人工除草,减少农药残留。”曙光村党支部书记郝学文说。
为进一步延伸桃子产业链,真正实现产业振兴,每年花开时节,雷埠乡开展赏花季、亲子游活动;采摘时又会推出采摘节、文化游活动,通过将水果产业与近郊旅游巧妙结合,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不仅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参观,也有效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每年春夏时节我都会来果园帮忙,施肥、除草、采摘,因为离家近,所以不会耽误家里的事情,每年还能额外有一笔不错的收入,我很开心。”村民郝翠娥今年63岁,是曙光村村民,今年是她在果园帮忙的第4个年头。“平时不忙的时候会带着孩子来看花、吃桃,景色美,桃子甜,我们周边的村民都觉得特别好。”说起在果园帮忙的好处,郝翠娥乐开了花。
近年来,雷埠乡做好“农”字做文章,打响“特”字品牌,充分利用闲置山场资源,大力发展“迎庆桃”特色产业种植,让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走上一条特色产业发展振兴路。目前,全乡发展“迎庆桃”种植面积1000多亩,其中挂果面积500多亩,预计今年可采摘鲜桃500吨,年产总值达600多万元。
在雷埠乡曙光村200余亩迎庆桃基地,连片桃园不仅极大改善了农村人居环境,也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我们经常来这里帮忙干活,一般就是收果、除草,一年下来大概有一万块钱的收入。”村民韩结民说。和韩结民一样,该村常年有100多名村民在迎庆桃基地务工。“环境好了,游客来的也多了,我们的桃子一到成熟季节,不用去市场,在树上就被订购完了。”曙光村党支部书记郝学文高兴地说。
源源不断的订单让盛夏时节的桃园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象,也让郝学文萌生了新的想法,准备扩大迎庆桃种植规模,采取“线上线下双渠道”销售模式,通过进园采摘、基地直销、优惠促销等多种方式进行售卖,让更多人能够吃到香甜可口的脆桃。
“我们将以桃为媒,加强对外宣传和推介,不断拓展市场,放大品牌效应,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依托地缘优势和旅游资源,加快和美乡村建设,培育旅游新业态,打造乡村旅游知名品牌,开创农旅融合、城乡互动的新局面,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丰收。”雷埠乡党委书记曹辉说。
如今的雷埠乡,迎庆桃桃红遍山野,产业兴旺与生态宜居相得益彰,绘就了一幅农旅融合发展新画卷。(檀志扬 吴焕天 操浩源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