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乡:“四维发力”锻造高素质村干部队伍
本网讯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以村干部队伍建设为着力点。近年来,清河乡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重要任务,充分发挥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头雁”作用,着力打造一支“政治素养好、业务能力强、群众信得过”的村干部队伍。
聚焦提质,实现人才优选。始终坚持将政治标准摆在首位,树牢思想政治好、道德品行好、带富能力强、协调能力强、服务能力强、治理能力强的“两好四强”用人标准。打破职业、身份等限制,重点从退役军人、致富能手、外出务工经商返乡人员、本乡本土大学毕业生、后备干部等5类人群中发现、储备、任用村干部;通过集中摸排、调研考察、跟踪培养等多种手段,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年富力强、素质优良、数量充足的后备村干部队伍,全乡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7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1人、35岁及以下21人,较去年同期实现平均年龄更小、平均学历更高,有效保障村干部队伍“源头活水”。
靶向赋能,推动能力提升。分级分类实施村干部能力“双提升”计划,围绕基层党建、村集体经济发展、基层治理、安全生产等重点内容,采取集中培训、现场观摩、案例分析、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不断提高村干部履职能力。在将村干部纳入常态化培训范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传帮带优良传统,推动实施导师帮带制,从党政班子成员、机关中村党支部书记、优秀村书记中为年轻村干部配备帮带导师。同时进一步加强实践锻炼,鼓励和支持年轻村干部在推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防火防汛等基层一线重点工作中承担重任、发挥作用、提升能力。
全面夯基,树牢纪律红线。明确选拔任用、监督管理等程序和要求,抓实村党组织书记“头雁”队伍建设,严格执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县级备案提级管理制度;建立“集中办公+坐班值班”、民主监督等配套制度,全乡9个村(社区)实行岗位目标责任制,细化各岗位职责分工,年初制定“书记项目”“书记领办实事”,定期公开工作实绩、工作进展等情况;建立“小微权力”清单,对“四议两公开一监督”执行情况开展常态化专项检查;与公安、纪检、司法等部门建立信息互通机制,坚持村干部“凡动必审、年度必审”原则,坚决将存在涉黑涉恶、受刑事处罚等人员“拒之门外”。
落实保障,激励担当作为。严格落实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工作要求,建立村(社区)工作事务准入制度及履职清单,坚决取消由村级出具的不合理证明事项,让村干部聚焦主责主业,将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为民服务、经济发展等工作中;建立村干部谈心谈话制度,定期关心村干部思想、生活动态,做到任职前必谈、发现苗头性问题必谈、离任时必谈;积极推荐优秀党组织书记和其他村干部担任“两代表一委员”,树立有为有位、出彩出圈的鲜明导向。(通讯员 何宏港)